前面说过,中国现代的琉璃艺术是由杨惠姗、张毅于80年代下半期在台湾设立琉璃工房开始的。杨惠姗在接触琉璃艺术之前,已是名闻遐迩的电影演员,她有十二年电影表演艺术的生涯,拍过124部电影,曾两次获得台湾电影表演最高荣誉-"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和两次获得亚太影?quot;最佳女主角"的称号。1987年,在她表演艺术的颠峰期,突然离开电影,在她夫君、曾是她的导演张毅的鼓励与帮助下,投身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创立琉璃工房,历经千辛万苦,钻研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
|
玻璃雕塑 | 终于取得了成功。作为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开创者,跻身于国际琉璃艺坛。她的成就不仅在于完成了亚洲最完整、最成熟的脱腊铸造技法(pate-de-verre),在现代复兴了中国的璃艺术;还更在于她以自己的智性、悟性与传统文化修养,赋予现代琉璃艺术以人文精神,使之具有人文的倾向。她和张毅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在琉璃艺术里辛勤耕耘,是因为他们在琉璃里悟到一种精神,体味到一种心境,看到一种人生态度。他们敏感地在佛教药师经里得到启示,把琉璃与内外明澈的人的心境联系在一起。在杨惠姗的作品中,有不少表现与佛教有关的主题,她之所以如此迷恋佛教、佛经以及佛教文化艺术,并把它们用琉璃来加以表现,也正是因为她在这两者之间看到了共同点。她和张毅,严肃思考过,在现代社会里,传统的琉璃艺术以至佛教经典里和它们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对我们现代人还有没有价值?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此,与其说杨惠姗和张毅在琉璃工艺中探索材质和材质的延伸(这是很重要的探索),毋宁说他们是在探索和寻找一种既进取又诚恳、谦和仁爱的文化精神。杨惠姗的琉璃艺术,包括造型与色彩,是中国文化精神、艺术传统与琉璃的完美、和谐的结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个性风采。
《国际现代琉璃艺术大展》在中国举行,不仅会使我们开阔视野,认识当今世界琉璃艺术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还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工艺,赋予它以人文精神和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此外,台湾艺术家杨惠姗、张毅在琉璃领域所做的巨大努力和重要贡献,对我们也有不可低估的激励与启发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