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国际现代琉璃大展在2001年7月27日至2001年8月19日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以下转载邵大箴先生的文章:
琉璃是一种工艺,琉璃是一种艺术。因为它需要有很强的工艺技术方能完成,它的工艺性往往受到人们的注意。人们常常赞赏它的技术制作的精美与细致,而忽略其艺术价值。实际上,从古代起,琉璃之所以成为高贵难得的收藏品和欣赏品,主要是在于它的艺术创造价值。琉璃就其材质来说,它与玻璃无异,但它融入了制作者的创见和思想,成为艺术品,成为一种精神产品,所以方使人们倍加珍惜与爱护。也正因为如此,它吸引着不少现代有识之士不顾琉璃技术的繁杂与辛劳,而为之献出才智与心血。 将于今年7月-10月相继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和上海美术馆举行的"国际现代琉璃艺术大展",将集中展出世界琉璃界现代创作的最高成就,有美国、法国、日本、捷克、意大利、奥地利和我国的大师们的杰出作品,约200件。与此同时,还将展出具有2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琉璃艺术品系列,使人们对有悠久传统的琉璃大国-中国的琉璃艺术有形象的认识。
|
西湖之镜 |
琉璃艺术在5000年前即已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代多民族的人民各自融入其智慧和才能,使其制作技术与艺术显示出无比丰富与多彩的面貌。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琉璃艺术就已达到很高的成就,在古代世界艺坛别具一格。自汉代起,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中国的琉璃艺术获得新的发展。但中国古代可能因为玉和陶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相形之下对琉璃有所忽视,但这并不意味着琉璃技艺的中断与停止,令我们国人自豪的是,正是在中国这个民族传统持久延续的过度里,琉璃保持了连绵不断的几千年历史。在清初康熙、乾隆时期,琉璃生产一度得到复兴,康熙于1680年设立造办处料器厂专制琉璃;乾隆时期,造办处料器厂迁至山东博山。在这期间,琉璃器皿的造型与装饰也有所变化。在尔后的三百年间,琉璃又受到冷落,直到1987年,由于杨惠姗、张毅的努力,在台湾设立琉璃工房,努力发掘这一失传的工艺,才使中国琉璃走上新的道路。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