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玻璃工艺设计师 20世纪玻璃工业的发展扩大了生产规模,丰富了产品样式。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工艺家的职能已经被企业主、工艺师、设计师分别取代。设计师关注工业产品的造型、色彩,同时必须考虑材料的特性,许多设计师借助工厂的便利条件,实现了自己的创作意图,而不仅仅是产品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在制作优质装饰性玻璃和艺术玻璃方面占据不容争辩的领导地位。二战结束以后,意大利、芬兰、瑞典的玻璃行业所呈现出的繁荣使法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战。鲍罗"维尼尼(Paolo Venini)。1926年他组建了公司——维尼尼"库(Venini&co),在这里他试验了多种表面装饰效果,革新原有的技术。到40年代,他已成为玻璃行业的名家,其作品显示出造型设计上的独特,带有传统威尼斯玻璃的装饰。维尼尼和其它意大利玻璃公司成功地建立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之间的桥梁,并保留了手工艺人所需的特殊环境。奥莱弗斯(Orrefors)和科斯塔(Kosta)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比较重要的两个玻璃厂,它们确立了玻璃的风格和技巧在现代语汇中的重要意义。
五、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新艺术运动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艺术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与过渡。在反对历史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前提下,新艺术运动提出要表现整体艺术意境,展现自然造物最本质的根源。这一时期的玻璃艺术不仅体现了新艺术运动的特点,而且形成了特有的装饰语言。艺术家们不再认为玻璃仅仅是可以雕刻的水晶石,而开始挖掘玻璃材料的特性。
20世纪最为重要的设计艺术院校——包豪斯,在建校目标中曾提出要提高工艺的地位,并以工艺为起点,开始了现代设计教育。正如事实发展的那样,而不像人们所想象的:工艺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设计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这说明以工艺为起点的包豪斯,并没有为工艺找寻到可以发展的空间,只是借助工艺开始了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探索。
二战以后出现了一种对材料处理技巧的追求,这是现代艺术家不再关注的东西,却和工艺密切相关,因此工艺家再次受到关注。另外,工艺也是女性表现自我最为恰当的领域。不仅有历史传统,而且这里不存在由来已久的性别歧视,因而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无意中促进了工艺的复兴。其次,旅游业的兴起给手工艺带来新的生存方式,全新的“旅游纪念品”在不同程度上植根于传统的文化之中,但又与之截然不同。为了丰富旅游业,那些主要依靠旅游业发展的地区或国家鼓励手工艺,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为农民提供生财之道,而且强化了民族个性。工艺品此时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甚至风格上也根据制作速度与游客的要求发生了改变。
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艺术倾向,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其艺术和美学上的特点,如平面感、断裂感、复制性以及不确定性都体现在当代玻璃艺术中,作品的审美意义与历史意识消失了,审美与日常生活没有了距离,艺术失去了独创性、真实性。这里提供了任何一种模仿、援引,甚至拼凑、抄袭的机会。新旧观念的混乱,否定了对原始、创造力的崇拜,甚至于讨论“革新”是一个错误。对于艺术,后现代的基本倾向是寻求更多的刺激、更激烈的变换和变形、更大程度的夸张。于是,玩世不恭、嘲讽、揶揄、游戏、悖论、反美学渐渐成为时尚,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的艺术形象取代了对和谐、完整、统一的追求。艺术表达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多种多样的方式。这时玻璃材质自身的特性已不再是艺术家关注的对象,艺术作品中对现成物的使用使人们忽略了对材质的关注,装饰又一次成为表达观念的手段。
与此同时,手工艺与艺术的界限不断混淆,手工产品的实质是一种连续生产的绘画和雕塑。而欧洲和美国的工艺家则更加趋向纯艺术,形式、情感和意识成为作品的内涵,工艺的设计主题多元化,强调符号化的语言,注重视觉效果,也要求人们像评价纯艺术一样评价工艺品。
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加上技术上的突破,使得玻璃材质用作艺术媒介成为可能,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随之兴起。今天,美国的玻璃学校、博物馆和工作室数量远远超出了其它国家,将当代玻璃艺术视为美国的艺术似乎并不为过。但是不能否认,玻璃艺术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与各地原有的工艺水平密不可分。在欧洲,悠久的历史、雄厚的技术基础和高超的技艺注定了玻璃艺术要在那里绽放异彩。随着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深入开展,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融合了当代的艺术思潮,使玻璃艺术的面貌日益丰富。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