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钩是古代扣接束腰革带的用具,始于春秋,流行于战国至汉,在古籍中还有犀毗、鲜比、师比、胥纰、犀比等名称。带钩除了主要用于钩系束腰革带之外,还有佩钩。佩钩可用于佩器(剑、刀、削、弩机等)、佩物(铜印、铜镜、钱币等)、佩饰(珠玉等饰品)等,形体较小,钩折较长。一般革带钩、佩物钩多为男性所用,佩饰钩则可能多供女性用。
带钩的使用方法有单钩法、并钩法、环钩法等。部分带钩用于钩系革带,就古墓发掘看,一般横置在死者腰腹部。但有的不直接穿钩在革带上,而是在革带一端先置一环,钩首挂在环上,钩环有铜、玉、骨、玛瑙等几种。河南汲县山彪镇6号战国墓带钩与玉环同出,洛阳烧沟战国墓有一骨架腰部的钩与环相接,安阳大司空村131号战国墓墓主腰部附近铜带钩压在一环上。由此可知,这些带钩与共存的各种套环是配合使用的,此法即为“环钩法”。佩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佩器钩有的直接用于钩器,有的则用环钩法钩器。佩物钩一般是挂囊盛物,佩饰钩大多采用以环挂钩的形式。
目前考古发现的带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为中国古代的带钩,一为流行于黑海北岸到西伯利亚的斯基泰——西伯利亚式带钩。前者流行于春秋时代至南北朝时期,器形以钩钮连体为特征,作微屈的长条形或琵琶形,一端曲首,钩身背面有圆钮;钩首大多作各种动物形,钩身饰云纹、涡纹等,有的错金银,有的贴金,有的镶嵌绿松石;长短大小不一,大的长近半米,小的仅2厘米,一般10厘米左右。后者钩体饰动物纹,钩背有钮柱而无钮,钩首弯向钩背与钮柱同在一侧。
战国秦汉时期,带钩的使用很普遍,形制也日趋精巧,有竹节形、琵琶形、棒形、鱼鸟形、兽形等,其材质包括金、银、铜、铁、玉、玛瑙各类。带钩既是服具又有装饰意义,因此贵族们所用带钩的工艺特别考究,有些铜、铁带钩是用包金、鎏金、错金银、嵌玉、嵌琉璃或绿松石等方法加工的,品种繁多,制作大多精致轻巧,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
考古发现证实,春秋中、晚期在齐、燕、楚、秦等国带钩已开始出现。山东、河南、湖南、陕西、北京及辽宁等地春秋至战国早中期墓中都有铜带钩或金、玉带钩出土。洛阳金村战国末期周墓出土嵌玉金带钩3件,金带钩作怪兽形,嵌玉透雕虺龙纹,世所罕见。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中期魏国王族墓出土包金镶玉银带钩,长18.4厘米,鸭头形玉钩首,钩身浮雕有兽首、夔龙、鹦鹉,嵌玉块和料珠,无钮,制作精美。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金带钩,江苏涟水三里墩西汉墓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的金带钩,均采用立雕、浅浮雕、阳刻、镶嵌等多种技法制成,富有立体感,是金带钩中的精品。陕西凤翔高庄10号春秋秦墓出土1件金带钩,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齐墓出土铜带钩64枚、金带钩2枚、银带钩8枚,钩身均形体细小,光素,钩首作马首形或鸭头形,同属春秋晚期,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时代最早的金银带钩。此外河北平山中山王墓亦出土嵌金银带钩。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金错凤纹铁带钩,长达46厘米,如此之大的带钩较为罕见。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使用带钩晚于春秋晚期,目前已知最早之例是出土于辽宁喀左南洞沟石椁墓中,证明带钩是中原华夏族创制的。山东、浙江、湖北等地出土的金银带钩,一般均采用范铸法制成。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