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珠為排灣族三寶之一,從日據時代至光復初期,古琉璃珠的製作方法一直無人能知,至一九八○年代,排灣族人雷賜開始研發琉璃珠的製作,當時雷賜以氧氣和煤氣作為燃料燒熔玻璃棒;透過管路、燒熔玻璃、沾於耐熱棒上,並於磨石上滾動成形。再以花紋玻璃絲,在成形的玻璃珠上彩繪,冷卻後將成品剝下即可。現今流傳的製作方法即以此工法為主,花色也不限於古琉璃圖案和造型,強調美觀和實用已成為現今琉璃珠製作的取向。
傳統的古琉璃珠來源說法分岐,跟據文獻記載,排灣族人擁有的古琉璃珠含鉛率高,但是沒有鋇的成份,研判來自東南亞一代,應該是排灣族祖先遷臺時帶入。另外排灣族人擁有臺灣其他族群所沒有的東南亞琉璃珠,所以排灣族人移入臺灣的年代,應該不會早於西元初期琉璃珠尚未在東南亞大量分佈的年代。
另外有一種說法是硫璃珠傳自歐洲,因為當初南洋與歐洲即有交通往來,南洋的土著可能以香料換取當時視為珍貴物品的琉璃珠。有些學者發現婆羅州的土著擁有與排灣族相似的琉璃珠,因此有人推測排灣族可能就是婆羅州的土著,於十三至十五世紀間,帶著琉璃珠,渡海到臺灣定居。
有學者從排灣族耆老處得知,琉璃珠為祖先從所謂的Balaca人處得來,而Balaca正是十七世紀佔據臺灣的荷蘭人。而荷蘭的報告中也有說到與臺灣原住民交易中,曾包含琉璃珠在內。 也有一種說法是琉璃珠是從漢人處得來,不過這個說法應該指的是較晚期所取得的珠子。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