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球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博山张积远、张敬荣仿制成功瑞士花球,取名“万花球”,为博山花球之始。1934年,博山花球艺人仿制成功波兰产西番莲球,并创造了扎瓣工艺,此系博山第二代花球。不久,工匠孙凝春仿制成功外国草鱼石花球,并创新了鸟石、蝴蝶石、猫石等花色。随着花球生产的发展,花球工匠又创造出芯菊花球、荷花青蛙、芍药、牡丹、鸟兽花球和各种烟缸等新产品,形成博山花球第三代产品,成为出口额最大的琉璃工艺品。仅花球一项,最高年出口额近40万元。
花球制作以铁线、大钳、葫芦钳、尖钳、搓板、搓石镊、剪刀、扎花针、夹坯砣、药碗、铁托盘、档火、灰锅等为工具,工艺操作分排花、扎瓣两种。
排花工艺为:排花-成型-见光-卸货-退温。扎瓣工艺为:扎瓣-成型-退温。
1965年以前,花球是在圆炉上生产。1965年改用重油炉,另有一座熔料的小池炉和隧道式退温炉与其配套。水晶料可直接从池炉中取用,成品由专人送入退温炉。
博山美术琉璃厂生产的“火花”牌琉璃花球,1982年先后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称号。
二、内画
内画艺术起源于清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由北京艺人傅甘垣创造。最早的产品为内画鼻烟壶。博山协顺庄商人王风浩把内画艺术引入博山。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画师毕荣九从师王风浩学习内画艺术,奠定了博山内画艺术的基础。
1951年,炉业料器供销生产合作社恢复内画生产。1957年,内画艺人薛京万改内画颜料为陶瓷颜料,制作出不怕水的烤花内画壶。继而又改内画竹笔为毛笔,提高了博山内画艺术水平。1960年,博山开办了内画技校,培训学员50多人。博山内画被国外收藏鉴赏家称为山东画派。博山美术琉璃厂生产的内画鼻烟壶,1981年获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称号。
三、料器雕刻
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后,北京艺人晏风林、晏立孝将料器雕刻技艺传至博山。
料器雕刻分阴纹刻花、套色雕刻两种。阴纹刻花俗称“拉白横”,又称“割花”,是在透明器物的底部或反面(少数正面刻花),用各种轮头磨出花鸟鱼虫等图案,其代表作品有仿条、墨盒、笔山、花球等。20年代曾一度畅销(由上海仁昶、北京德兴永包销)。
套色雕刻最早出现于清康熙年间,后生产中断。1957年,博山恢复了生产。1965年以空气压缩机喷砂工艺代替原来的落地子工序,并用麻根轮抛光,工效大增。“文化大革命”初期,套色雕刻品停产。70年代初,再度恢复,并出现了一批高档鸡油黄细雕烟壶、花瓶、碗等产品。
套色雕刻以精密的磨具(带挺的轮头)为工具,经粗磨、细磨、精磨、抛光等工序制成,色彩以白底套红、绿、蓝诸色为正宗。60年代初,出现了底为赭色,外套磁白色、水晶底套红、柳黄套冒绿、柠檬黄套红、绿等产品。以后创造了鸡油黄、鸡肝石、柠檬黄、月白、松石蓝以及仿玉、充翠、仿珊瑚等产品。70年代初出现了16-20cm的大型套雕,近年创出了白玛瑙套淡茶晶、黑、蓝底金星鼻烟壶等产品。
该产品成品率低,于1982年停止批量生产,现只作保留产品。
四、珐琅
珐琅,是用于景泰蓝、烧蓝首饰、奖章、搪瓷等产品的釉料。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博山西冶街即有蓝货炉(生产珐琅的炉)1座。创业于清道光年间的万源炉和万盛义炉,都是专业生产珐琅的炉户。清光绪年间,万源炉更名为同泰。以后孙襄宸又成立景泰成,建珐琅炉3座。民国初年,原生产玻璃的信成广也改产 珐琅。
明清以来,博山珐琅多销于北京、汉口、常德、潍县等地,并由北京出口西欧各国。1922年,博山珐琅艺人孙少臣等人去北京建炉,并设立店铺。1956年,博山在北京开设的三家(景泰成、永泰成、力生)店铺与北京许多景泰蓝作坊合并,成立北京珐琅厂。
博山珐琅分银质、铜质两种,又称银蓝、铜蓝。银蓝性软(熔点低),主要用于涂饰银质器物。铜蓝性硬,用于涂饰铜质器物和作搪瓷釉料。珐琅制作工具有大小火棒、大小挖勺、小铁锨、铁板、铁锅等。蓝货炉为一炉一缸的土大炉,每炉5人生产。操作方法是将各种原料配匀,投入坩埚,经12小时熔炼即成。
五、烟嘴
分旱烟袋嘴、洋烟嘴两种。清初,博山琉璃烟袋嘴流行民间,至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最为兴盛。旱烟袋嘴,有苏帽类(多销于苏州、山西等地)、厚头类(多销于东北)、平帽类(多销于北京)三大系列,花色品种有卷黄印花、老山玉(多销于苏州一带)、充江石、东北花(多销于东北)、雪花翠、小石堵膛(多销于北京)、 四喜、八方、高丽嘴、莲子嘴(专供女性使用,又称坤嘴)、方身堵膛等。
洋烟嘴即纸烟嘴,分轴子嘴和杖子嘴两种。轴子嘴系在圆炉上以铁丝、铁钳、搓板、搓石、扎眼针等为工具,经粘坯、卷挤、扎眼、捏花头、拉筒、擀身、卸货、倒头、印顶、轮工加工等工序制成。杖子嘴工简价廉量大,多销于江南。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纸烟的大量输入,博山炉行曾形成罕见的洋嘴子市。1924年,因战事影响,洋嘴子市遂告结束。
六、料珠
珠是国内最早出现的琉璃制品。河南辉县固围村、湖北江陵拍马山、山东曲阜鲁城遗址、临淄朗家墓都曾发现过琉璃珠。博山大街古琉璃炉遗址中,也以各式珠为大宗。《颜山杂记》所载“条珠缠之,细珠写之,大珠缠之,戛之”,和现代制珠工艺几乎相同。除条珠外,细珠和大珠已发展成为擀珠和米珠。
(一)擀珠
民国初年,博山擀珠工匠已达300人左右。1936年前后,有擀珠炉14座。品种包括:圆珠,规格从5钱(每百粒一串)、1两直至16两(旧制1斤)、24两;算式珠,形似算盘珠,规格略同圆珠;心式珠,两头呈平面,似鼓形,规格有1分至1寸;算珠,日本式算盘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流行,遂产生算珠新品种。此外,尚有莲子、扁莲子、石榴子、瓜楞形等品种。
擀珠生产以杖子(长约1米的12-16号弹簧钢丝退火擀直而成)、模槽、叉子、搓板、搓石、铁钳等为主要工具,用圆炉烧制。粒度最大和最小的各种珠及木红、玛瑙、凤眼、蘸花几种花色均为细货,其他各种杂色料做的珠子属行货。旧时,北京、天津多销细货,行货多销山西。30年代盛行的仿珊瑚(木红)珠销路最广,以销往西藏、蒙古为最多。
(二)米珠
元末明初,已成为博山主要琉璃产品之一。分为圆珠、莲子珠、项链珠、瑶珠4种。
圆珠是米珠的基本门类,规格分为小米珠、二六、五钱、豆型珠、帘子珠、建珠等。
莲子珠形似枣核,有5钱、1两、2两(每串重量)等规格,技术高超者能做2钱莲子珠。扁莲子珠是莲子珠的变种。
项链珠可穿制项链,主要有宝塔珠、蛋圆珠、藕形珠、石榴子、瓷瓶珠、狮子头、蛋圆宝塔珠等。
瑶珠是我国西南部瑶族等少数民族特需产品,据地下发掘表明,此珠元末明初即已出现。
除上述四大类外,米珠品种尚有条珠(近代被机制管珠所取代)、汗珠(现无生产)、五十数(红色米珠,50粒成串,下缀染红、绿色棉花,多销山西,已无生产)、花串(70粒成串,10粒一色,下缀白色棉球,近年不见)、建珠(30粒左右的杂色珠串)、烫珠(将做好的珠投入热水中激出龟裂纹)、佛珠、花瓣(用特殊方法制成的偏心珠,形似水滴)等。
1978年,省二轻厅、省科委将机制琉璃小米珠列为科研项目,并拨款16万元进行研制。1980年11月20日产品通过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翌年3月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6月,淄博市成立小米珠分厂,1982年产量达20吨,其中大黑圆小米珠被外贸收购出口,但因质量事故于1984年停产。1985年7月恢复生产,月产量达3吨,并于1985年12月通过部级鉴定。
七、珠帘
博山琉璃珠帘最早见于明朝初年,由宫廷的内宫监在博山监制,称为“青帘”。明朝灭亡,此品遂绝。民国初年恢复生产。珠帘原以圆珠穿制,1980年后多以管珠制作,既为出口产品,也是国内畅销货。
八、铺丝
铺丝产品源于明代,时称“料丝灯”。清咸丰、同治年间传入博山,产品有插屏、桌灯、宫灯、四扇屏等,多销汉口一带。著名店铺有铺丝郝家。清末民初,铺丝产品年总产值达8万元,并有琉璃工匠去日本大阪传授拔玻璃丝和铺丝灯罩技艺。该产品于1964年停止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