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惠姗 |
|
出生: |
台湾台北, 1952年,湖南省长沙籍
|
现职: |
琉璃工房创始人暨艺术总监
|
学历: |
台中静宜女子大学 纽约实验玻璃工作室
|
典藏: |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海美术馆 香港徐氏艺术馆 日本奈良药师寺 美国国家妇女艺术馆 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国立博物院 广东美术馆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 | |
杨惠姗,台湾七○年代的家喻户晓演员,晚期电影「小逃犯」和「我这样过了一生」,连续两年获得台湾电影表演最高肯定-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另外一部作品「玉卿嫂」,在亚太影展获得最佳女主角,使她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界最重要的表演艺术家。 一九八七年,杨惠姗在颠峰状态,离开电影,投身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十二年来,从摸索,实验,到真正的作品,琉璃工房一直以世界第一个现代中国风格琉璃艺术创作团体深自期许,同时,杨惠姗也是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少数推动者之一。
琉璃工房的成长过程中,杨惠姗以她个人独特的艺术天分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出富含传统中国语言与人文思想充沛的雕塑作品,让琉璃工房在很短的时间内,晋身国际艺术舞台。
1990年开始,杨惠姗以她所带领的琉璃工房研究开发的琉璃脱腊铸造作品,开始在国际展览。她的中国风格作品,成熟的思维,极具潜力的雕塑才能,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脱腊琉璃完成度,在国际美术界引起很大的注意。日本产经新闻盛赞杨惠姗是一「华丽转身」。 1992年,杨惠姗的作品在意大利威尼斯〈982〉国际透明艺术大展,引起来自全世界琉璃艺术的讨论。其中「金佛手」佛教思想和创作,在精准的技法诠释下,独特的新风格,让顶尖的国际大师刮目相看。
1993年,杨惠姗暨琉璃工房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举办专家座谈六次。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杨惠姗「药师琉璃光如来」等七件作品,并首次颁收藏赠书予杨惠姗。
1995年,世界最重要的琉璃艺术大师"捷克的李宾斯基与布勒赫特瓦夫妇(Libensky & Brychtova),意大利的李维·毖古索(Livio Seguso),日本的滕田乔平(Kyohei fujita),美国的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应琉璃工房之邀,和杨惠姗一起在台北参加中国时报和琉璃工房主办的台湾第一次国际现代琉璃艺术大展。此次展出,杨惠姗以尘世的感触伤怀为主题,透过琉璃色彩、透明的特质创作--「千佛」。布勒赫特瓦女士,在看到杨惠姗作品的时候说:"我和李宾斯基在琉璃艺术界四十年,我们其实尝试经历过所有创作心路,但是,在琉璃本质上的思考心得--诸如内在空间,内在光线的特质,都是近十年的事。你的作品,创作历史不过七、八年,可是,我已经看到你来到核心了。"
1996年,杨惠姗个人创作的新出发「人间八千亿万佛」,于日本工艺美术界的殿堂东京日本桥三越百货艺廊隆重展出。日本最著名的琉璃艺术大师滕田乔平先生亲临开幕式致贺。此次展出的代表作品宽八十五公分,高五十五公分,重八十公斤,是一件满布佛像的小山丘一样的大型作品,在日本敦煌美术界与琉璃艺术界引起热烈的回响。
199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再度典藏杨惠姗作品--「天地之间」,这件作品高一百公分,宽八十公分,超大型宏伟山壁的中央,是一个皎洁纯净的初生婴儿,在沉睡中安详而宁静。杨惠姗的雕塑气魄,深沉思考,再次广受各界注目与肯定。
1998年,杨惠姗突破脱腊铸造的技术限制,完成了十余件直径约一公尺、重达数百斤的超大琉璃作品,琉璃的创作提升至严肃的雕塑范畴。无论是「松竹月影」、「生生不息」至「大圆融欢喜」,强烈的传统中国语言融合了现代思想,加以琉璃脱腊铸造技术的高度掌握,为国际的琉璃艺术界提供新的视野,也吸引了国际最知名博物馆的注意--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国立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博物院的连续邀请展出与收藏,中国琉璃,终于走入数千年历史未完成的阶段。
1999年,杨惠姗先后在广州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览,"人间八千亿万佛"与"大圆镜智"两件作品获得永久典藏。9月,杨惠姗在台北远企购物中心举办"921杨惠姗收藏作品赈灾义卖会",共募得680万元,款项全数捐出为地震赈灾之用。年底,在台北SOGO美术小馆,"唯梦唯真--杨惠姗千禧创意观音展", 展出多件浇铸观音作品呈现虚与实的统体概念,为杨惠姗个人创作新里程。同时杨惠姗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届名人名作艺术展。天下文化出版《今生相随--杨惠姗、张毅与琉璃工房》一书,由余秋雨先生作序,琉璃工房提倡的企业文化与精神为更多的人所认同。
2000年,杨惠姗以敦煌第三窟元代壁画的《千手千眼观世音》为创作灵感,雕塑一座高约一百九十公分,宽一百五十公分的立体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并与另外四十件佛像作品在甘肃省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举办"千年敦煌今再起--杨惠姗现代中国琉璃艺术展",被赞誉为"敦煌四百九十三窟",永久地留在了敦煌。 同年底,台北新光三越百货"今生大愿--杨惠姗千手千眼观音展"上,一尊高达三百四七公分的千手千眼观音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一年琉璃工房在美国洛杉矶与美国华商博览会共同举办"国家琉璃雕塑设计大赛",为世界雕塑史创造几千年来的新格局。 十四年来,杨惠姗,等于「中国现代琉璃」的代名词,而她所创办的琉璃工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脱腊铸造工作室之一,更成为是中国的第一个文化品牌。
关于杨惠珊和张毅
杨惠姗,台湾七○年代的家喻户晓演员,晚期电影「小逃犯」和「我这样过了一生」,连续两年获得台湾电影表演最高肯定--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另外一部作品「玉卿嫂」,在亚太影展获得最佳女主角,使她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界最重要的表演艺术家。 一九八七年,杨惠姗在颠峰状态,离开电影,投身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十二年来,从摸索,实验,到真正的作品,琉璃工房一直以世界第一个现代中国风格琉璃艺术创作团体深自期许,同时,杨惠姗也是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少数推动者之一。
琉璃工房的成长过程中,杨惠姗以她个人独特的艺术天分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出富含传统中国语言与人文思想充沛的雕塑作品,让琉璃工房在很短的时间内,晋身国际艺术舞台。
1990年开始,杨惠姗以她所带领的琉璃工房研究开发的琉璃脱腊铸造作品,开始在国际展览。她的中国风格作品,成熟的思维,极具潜力的雕塑才能,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脱腊琉璃完成度,在国际美术界引起很大的注意。日本新闻盛赞杨惠姗是一"华丽转身"。 1992年,杨惠姗的作品在意大利威尼斯〈982〉国际透明艺术大展,引起来自全世界琉璃艺术的讨论,独特的新风格,让顶尖的国际大师刮目相看。
1993年,杨惠姗暨琉璃工房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举办专家座谈六次。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杨惠姗"药师琉璃光如来"等七件作品,并首次颁收藏赠书予杨惠姗。
1995年,世界最重要的琉璃艺术大师"捷克的李宾斯基与布勒赫特瓦夫妇(Libensky&Brychtova),意大利的李维·瑟古索(Livio Seguso),日本的滕田乔平(Kyohei fujita),美国的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应琉璃工房之邀,和杨惠姗一起在台北参加中国时报和琉璃工房主办的台湾第一次国际现代琉璃艺术大展。此次展出,杨惠姗以尘世的感触伤怀为主题,透过琉璃色彩、透明的特质创作"千佛"。布勒赫特瓦女士,在看到杨惠姗作品的时候说:"我和李宾斯基在琉璃艺术界四十年,我们其实尝试经历过所有创作心路,但是,在琉璃本质上的思考心得--诸如内在空间,内在光线的特质,都是近十年的事。你的作品,创作历史不过七、八年,可是,我已经看到你来到核心了。"
1996年,杨惠姗个人创作的新出发"人间千亿万佛",于日本工艺美术界的殿堂东京日本桥三越百货艺廊隆重展出。日本最著名的琉璃艺术大师滕田乔平先生亲临开幕式致贺。此次展出的代表作品宽八十五公分,高五十五公分,重八十公斤,是一件满布佛像的小山丘一样的大型作品,在日本敦煌美术界与琉璃艺术界引起热烈的回响。
199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再度典藏杨惠姗作品-"天地之间",这件作品高一百公分,宽八十公分,超大型宏伟山壁的中央,是一个皎洁纯净的初生婴儿,在沉睡中安详而宁静。杨惠姗的雕塑气魄,深沉思考,再次广受各界注目与肯定。
1998年,杨惠姗突破脱腊铸造的技术限制,完成了十余件直径约一公尺、重达数百斤的超大琉璃作品,琉璃的创作提升至严肃的雕塑范畴。无论是"松竹月影"、还是 "大圆融欢喜",强烈的传统中国语言融合了现代思想,加以琉璃脱腊铸造技术的高度掌握,为国际的琉璃艺术界提供新的视野,也吸引了国际最知名博物馆的注意--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国立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博物院的连续邀请展出与收藏,中国琉璃,终于走入数千年历史未完成的阶段。
2000年,杨惠姗以敦煌第三窟元代壁画的《千手千眼观世音》为创作灵感,雕塑一座高约一百九十公分,宽一百五十公分的立体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并与另外四十件佛像作品在甘肃省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举办"千年敦煌今再起--杨惠姗现代中国琉璃艺术展",被赞誉为"敦煌四百九十三窟",永久地留在了敦煌。 同年底,台北新光三越百货"今生大愿--杨惠姗千手千眼观音展"上,一尊高达三百四七公分的千手千眼观音令世人叹为观止。这一年琉璃工房在美国洛杉矶与美国华商博览会共同举行"国家琉璃雕塑设计大赛",为世界雕塑史创造几千年来的新格局。
十四年来,杨惠姗,等于「中国现代琉璃」的代名词,而她所创办的琉璃工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脱腊铸造工作室之一,更成为是中国的第一个文化品牌。
十几年相知、相爱、相扶持,张毅、杨惠姗既是事业伙伴,又是情感伴侣,共同点燃生命的光。
这两人的组合威力无穷,张毅无疑是思想理念的源头;杨惠姗则是坚毅的实践者。如果琉璃工房没有杨惠姗,许多想法可能只是一本本企划书,见不到一样作品;如果没有张毅,就像一匹马拼命前奔,却不知道要奔向何方。
许久以前,张毅曾经用"一个是瘸子,一个是瞎子"来形容他和杨惠姗是"很不幸的组合",因为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单独面对琉璃工房这个事业体。"我们都缺少了对方所有的一些东西,而且缺得很离谱。"
有一次,在《玉卿嫂》一片中演出"庆生"的阮胜田从国外回来,听到这个说法,觉得很"残忍",也不够浪漫。于是建议,西方有一种传说,每一位天使都只有各自拥有一只翅膀,所以必须是互相拥抱才能飞起来。而杨惠姗和张毅应该就是比翼相拥的天使。
身为事业伙伴,他们各有职司,互相尊重。
创业之初就有几个很清楚的概念:
一、 不轻易喊停。谁都可以说不做,只有他们两个不能说不做。 二、 绝不能彼此责怪。就算有一天真的失败了,或是彼此之间有什么争执,都不诿过卸责。 三、 他们是生命共同体。无论多大挫折,只要在一起,什么困难都冲得过。 两人的默契与同心,是琉璃工房能够走到今天的主要动力。 身为"爱人同志",他们令许多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在大陆结识的挚友、《文汇报》驻北京主任记者唐斯复观察到:"他们之间非常默契,往往无须说话,靠着手指、语气和肢体细微的动作,便达到行动和谐。……他(张毅)宁愿隐藏自己的才华,一直站在杨惠姗的身边,像一棵挺拔的、可依靠的大树。"
杨惠姗深情又理智,徐徐表白:"张毅最懂得我,如果我有任何成就,那也不过是他的光芒的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