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ART.CN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琉璃网 >> 琉璃资讯 >> 艺术展览 >> 正文
 
琉璃 琉璃 琉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琉璃之人间探索——杨惠姗、张毅联展
作者:paulee  文章来源:中国琉璃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8 14:54:41  文章录入:paulee  责任编辑:牧之

突然不再华丽 
华人世界唯一琉璃伉俪,杨惠姗、张毅4月23日再现北京,掀起琉璃二次革命
中国美术馆,2013年4月23日-2013年5月12日


2013年4月23日-5月12日,由中国美术馆与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琉璃之人间探索——杨惠姗、张毅联展”,在北京举行。两位现代中国琉璃艺术引领者,分别被誉为“现代琉璃艺术第一人”和“亚洲Studio Glass之父”(《纽约时报》),继1993年、1998年故宫博物院、2001年中华世纪坛展览之后,再度进京展出。 
  
一场极具颠覆意图的试炼 
“琉璃之人间探索”展览,杨惠姗的《一朵中国琉璃花》、《无相无无相》、《更见菩提》,张毅的《焰火禅心》、《自在》,共46件琉璃作品,将精妙地诠释中国文化里深奥的哲学与美学。

身为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开创者,杨惠姗与张毅此次决意自我颠覆,一改琉璃“流光溢彩”的特质,掀起“二次革命”,观众也将迎接视觉和心理的双重冲击。除《一朵中国琉璃花》以杨惠姗所擅长的粉烧定色技法,渲染绚烂色彩,其他作品,或黝黑,或碎裂,令人讶异。例如,杨惠姗左耳失聪后创作的《更见菩提》,用铁丝深入到琉璃中的异材质结合,造就混乱的协调,黑不透光的佛像,漫天纠缠的铁丝,厮杀,变形。占据英国玻璃艺术评论界第一把交椅的安德鲁·布华顿(Andrew Brewerton)形容,它表现出“不加修饰、令人焦虑的能量与联想”。 

对此,张毅说,“将近40岁开始从事创作,生命的阅历是不一样的,每一次创作都希望跟自己的生命、生活有关系。当这个前提存在,讲生命的科学,对人世的不安,对生命的无常,总会觉得跟创作越来越息息相关。”当生命的感悟层层累积,创作的突变就如火山喷薄,无可抑制。 

两位艺术家的冲突与碰撞 
“琉璃之人间探索”展览中,两位艺术家藉由创作,展开对不同生命历程的对话。 

《一朵中国琉璃花》系列,是杨惠姗粉烧定色技法的代表,亦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粉烧定色花朵,展现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的精美细致。 

杨惠姗的佛像造像被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肯定是“发扬光大了敦煌佛学艺术”;星云大师称她是“世界第一”的佛像造像艺术家。而《无相无无相》系列是一次转变与颠覆。1998年,当张毅与死神擦肩而过,经受生命无常之苦,杨惠姗领悟《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智慧。她用重复出现的气泡和法相等抽象符号,诠释佛学中的概念。该系列作品于英国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展出之后,已成为杨惠姗个人重要的创作风格。 

此次展览,观众将看到张毅与杨惠姗的共同创作。张毅亲自写下的《心经》全文,分别印刻在杨惠姗的无相无无相作品上,空透的镜像承载《心经》“五蕴皆空”的内涵,几为天成之作。 

张毅的作品并不多见,却在每一个生命的转折点上,横空出世。他说:“当我看到惠姗作品越做越精细,我突然问自己,如果是我,我想做什么?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写蝇头小楷。有人是精雕细琢,巨细靡遗,恒河沙数,但那不是唯一的方式,我相信,我应该有自己的语言。有没有一种,经过大破之后,可以大立的可能?它能够自在,能够随性,就如同中国的泼墨山水画,自有自的趣味。” 

张毅的《自在》系列,曾有作品获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永久收藏。一件件佛像,怪诞奇异,像是没有完成,又像是已经完成,黝黑一片,光线打过来,却出现奇异的色彩。《焰火禅心》,像是石头上开出一朵花,是破裂的,粗糙的,甚至是信手拈来的,随性不拘,又像是静坐冥想的人,充满禅意,是近来颇受艺评家推崇的作品。 
  
2013年4月23日,琉璃之人间探索,中国美术馆,北京,全景呈现。

艺术家尽其一生,用没有生命的材质,讲生命的故事。
这个展览分别由现代中国琉璃艺术的引领者杨惠姗、张毅,以琉璃材质,叙述了中国文化里深奥的哲学与美学。两位艺术家藉由创作,展开对不同生命历程的对话。

展出作品系列
一朵中国琉璃花-杨惠姗
焰火禅心-张毅
无相无无相-杨惠姗
更见菩提-杨惠姗
自在系列-张毅

作品节选

 
早山一枝春

 
且舞春风共从容

 
万相见般若

 
一切本无相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琉璃 琉璃
琉璃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