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兰州发现战国琉璃龙凤佩和出廓壁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甘肃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6 15:14:23 |
近日,兰州发现战国琉璃龙凤佩和出廓壁。这两块琉璃呈淡黄色,半透明状,大约小半个手掌大小。其中龙凤佩为双龙对称状;出廓壁则是圆形环状,外侧有两条盘旋的龙。在两块琉璃中凤隐藏龙中,所以从外观上基本上看不到凤的形状。有关专家依照它的造型风格初步认定是战国时期楚国境内的东西。
记者在甘肃省收藏协会古玉石分会看到了这两块琉璃。据专家介绍,这两件琉璃制品制作的非常精美,特别是暗藏在其中的“凤”是典型战国时期的楚国风格,琉璃亦称作“流离”、“王留璃”,是一种矿石质的半透明体材料。在古代人们对琉璃有很多种称呼,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矿物质,有人认为它是动物的角,也有人说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出产过琉璃,还有些人认为,琉璃就是中国古代的玻璃。这些都给琉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据介绍,中国古籍中关于琉璃的记载比较多。《汉书西域传》中记载说:(剡宾)“出珠玑、珊瑚、虎魄、流离”,颜师古引《魏略》:“大秦国出赤白黑黄绿红紫等十种流离。”《魏书大月氏传》说:“其国人商贩,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王流璃”。
专家认为最早关于琉璃的记载是《穆天子传》中有铸石的记事。人们认为,《穆天子传》中的铸石可能就是一种玻璃。《魏略》大秦就是指东罗马帝国,这里所说的流离应当是一种玻璃。
长期以来琉璃和玻璃的称呼往往混淆在一起。有专家认为,玻璃又名颇黎,古代有时称之为琉璃。但琉璃这个名称有时是指牛羊角所制的薄片。目前,中国比较早的玻璃是长沙楚墓出土的玻璃壁、玻璃印章等,它们是战国时代的遗物,是自制的还是从国外运来的,则没有定论。
说起琉璃就离不开琉璃工艺。琉璃工艺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它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铅)再入窑烧制而成。各地历年出土的考古材料证明在战国时期,已经有琉璃制作工艺,但质料不纯,有时与料器相混,直到宋代才出现真正的琉璃制作工艺。
有专家认为,兰州出现的战国琉璃给人们认识中国古代琉璃玻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物证,因此它的价值非常重要。
|
|
新闻录入:筱雯 责任编辑:牧之 |
上一篇新闻: 法国琉璃瓶拍出10万元 下一篇新闻: 古董珠饰成为收藏新时尚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
|
|
|

逸雅集作为中国琉璃网的文创平台,着力推广琉璃艺术、古董雅玩、茶道香道、花器文房、佛像禅饰、竹木铁陶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期待您的支持与加入!
逸舍工作室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12室 逸方空间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01室
|
上大美院玻璃工作室中国高校中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玻璃工作室,经常参加国际性专业展览,许多作品被各国博物馆基金会收藏。
除研究生教学以外,工作室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与“中国琉璃网”合作开设玻璃文化课程,每逢春、夏季开班,对全社会开放。详情查询琉璃论坛……
 |

【精选图文展区·热租】
- 收藏品、艺术品网站
- 琉璃艺术家、工作室
- 文房、礼品、工艺品
- 传统手艺、创意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