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器又称“玻璃器”,是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美术品。明代崇祯年间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琉璃石产于西域,因其五彩晶莹,为中原人喜爱而仿造。”不久前,我来到中国目前惟一的料器大师———邢兰香在百工坊的工作间,亲眼目睹了她制作料器的神奇“手艺”。
一个小小的工作台,几根色彩鲜艳的玻璃棒,只见邢兰香一手拿一根白色的,一手拿一根绿色的,边在火上烧烤,边不断地翻转拨弄。一会儿,一棵只有1厘米高、有着乳白菜帮、张开着翠绿菜叶的白菜就活灵活现地出现了。接着,她又在白菜根部灵巧地一拉,从烧软的玻璃中拉出棉线一样细长的尾丝,再把它弯成一个小圈———一枚仿翡翠白菜的耳环就呈现人们眼前了!再看着周围摆着的那些玻璃制成的鸟兽、花果、首饰、串珠等,个个玲珑剔透,光莹可爱,真让人爱不释手。
料器制品是中国传统的特种工艺美术品,建国以来曾经有过很长的一段鼎盛时期。当年邢兰香所在的北京料器厂有800多名职工,每天应付全国各地的订单仍嫌人手不够,不得不让郊区的小加工点帮着生产。为了保证质量,厂里的老师傅经常下到各加工点进行技术指导。
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散落在各地的加工点,成了工厂日后强大的竞争对手。如今已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邢兰香说:“那时只想着完成生产任务,根本没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结果最后让这些加工点把我们的活儿抢走了。比如你在百工坊门口看到的那个大盆牡丹花,是我们厂自己设计的,也没申报专利。有人来跟我们学了后,回去照图加工、生产。农村的劳动力比我们便宜。同样的产品我们卖100元,他们就卖10元,就这样把我们的市场给顶了。”
1992年,北京料器厂因效益不好,终于支持不下去下马了。“效益不好有两个原因:一是原材料涨价;二是知识产权没有保护好。”邢兰香说。
邢兰香虽有一手绝活也没了用武之地,为此她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北京郊区一家美国人开的龙隆工艺品有限公司上班,仍然是做料器。直到2003年,京城百工坊成立,厂里领导请她回来把料器这个点支起来。当时她在美国人那家公司是“大拿”,对方极力挽留她,但她说:“我在那也就是给外国人打工,是老板挣钱的工具,没什么意思。在那边我教会了别人,完成了大批订单,老板赚大钱,我只是拿点小钱。再说,我回到百工坊这儿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拿的钱虽然比以前少,但有意义,所以我就回来了。”
邢兰香干了半个世纪的料器。因为没有模具,操作中完全靠艺人自己的想象,“爱钻”、“注意积累经验”就是提高技艺的关键。邢兰香不仅手巧,也很爱动脑子。去年她发明了上面提到的“翡翠白菜”,与以前那种抱心白菜不同的是,这种新型白菜的叶子是张开的,看上去更有艺术美感。再加上白菜的谐音是“百财”,象征吉利,所以一推向市场,反映就很好。当记者问她这种白菜有没有申请专利时,她说:“还没有。不过现在一年多了,市场上还没有人仿造。有时人家问我可不可以照相,我说你随便照,如果真想仿造也不是光照个相就能仿造的,没几年的工底是做不出来的。”
干料器这行需要好眼力,体力也要好,尤其是夏天非常热,工作强度相当大,要“踏实、手稳、坐得住”。邢兰香今年已60岁了,她是中国惟一的料器大师,可她目前正式徒弟只有一个,就是她儿子。除了儿子跟她学外,去年有个香港小姑娘来百工坊参观后,也迷上了料器艺术,从那以后经常来向邢兰香学习,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做了一辈子料器的邢兰香很高兴有人如此喜欢这个手艺,并毫无保留地向她传授自己的技艺。她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只能教会你如何烧料、如何调气,但具体到作品上,还要靠自己的琢磨,像配色啊、造型啊等等,这里的学问很多。”
即使已年过花甲,邢兰香现在每天仍钻研不止,就像她自己说的:“从16岁进厂学徒干上这行后我就爱上了它,料器艺术带给我的乐趣是外人体会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