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玩出来的乐儿,谁都能玩,但要看怎么个玩法。
收藏品多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载体,而非现成的文化价值,不能说谁的藏品越多文化层次就越高。在收藏成为投资新热点的今天,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热衷收藏的多,研究的少,有研究成果的更少,两者脱节日益严重,长久下去,再好的收藏品也逃脱不了架上陈物的命运。对于认识的收藏家,笔者始终建议他们多拿出点儿精力来进行深入研究,让藏品“活”得更体面。
在这点上,我很推崇与我同办公室的一位收藏家同事,好东西收藏了不少,收藏方面的书也出版了不少,除获得国家图书馆大奖等不少奖项,还因为收藏与研究成果卓著,当选为鲁迅博物馆馆员和北京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对于什么是收藏文化也给出了自己的行为诠释。
收藏不能不讲究文化品位,层次不同极易导致收藏目的有别,一是见好就收,越收越多,把家里弄得像个库房;二是见好才藏,越藏越精,把家里弄得像个博物馆。后者的好就好在不仅东西看着好,还能从收藏家嘴里听到一句句好说道,令人念念不忘。正因为收与藏之间存在着价值取向问题,决定了文化品位更多来自于收藏导向与收藏者的鉴赏品位。
笔者有个属于第一代大漠石收藏家的朋友,对自己的奇石可谓珍爱有方,除了像一般奇石收藏家那样精心配座、备架和命名外,他还专门为这些难得长相守的大漠精灵们出了书开了博客,目的在于使其收藏社会化,让更多人欣赏到石文化造就的艺术魅力。在他看来,收藏家的社会责任感同样是收藏文化的一种体现,笔者很赞同他的一句话:收藏当自重。
时下收藏风正盛,加上投资价值的利益驱动,谁不收藏点儿什么似乎成了既无投资眼光又缺乏文化意识的表现。我曾问过一位不懂收藏但肯花钱的朋友,买了字画干什么,他倒是坦诚无饰,玩笑似的来了一句:“我钱多、我收藏、我文化。”这使我联想起当年暴发户买书当文化摆设的时髦之风,时过境迁,其中的许多人早已成为企业家,不但读书还读出了名校文凭。
因此,从积极的角度看,收藏界“文化”泛滥也说明了文化意识在提升,如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改变目前以藏论家的偏见并非毫无裨益。在这方面,笔者希望我们的收藏大家们多在收藏研究上下点儿功夫,通过自己的努力,变藏宝藏趣为藏史藏文化,为时代进步、民族发展服务,这才称得上是有文化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