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ART.CN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琉璃网 >> 琉璃讲堂 >> 考证鉴赏 >> 收藏鉴赏 >> 正文
 
琉璃 琉璃 琉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中国古代玻璃器和琺瑯器
作者:成耆仁  文章来源:台湾國立歷史博物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7 20:49:40  文章录入:paulee  责任编辑:牧之

  國立歷史博物館94年度「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七項文物將數位化,包括陶器、牙骨、編織、剪紙、攝影、琺瑯、玻璃。

 

  由於本館人力有限,且因在原料和燒製技術方面,玻璃和琺瑯器與陶器、瓷器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 。所以筆者除了原負責的瓷器和陶器之外,今年更增加了「玻璃器」 和「琺瑯器」。

 

  多數館藏玻璃器係「高古器」,尤其唐代玻璃不少,而這些脆弱的玻璃是禁不起用手碰觸,即「一動不如不動」。本館相應國家政策 「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做好歷史文物數位化,對保護有形文化資產是最理想,也是當務之急。同時向社會公開國家文物及資訊,讓民眾或有意研究者隨時利用「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化」的成效。

 

  下文是筆者為本館「國家歷史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介紹「如何入門玻璃器和琺瑯器」的講稿,希望更多人由此易於「入門」。

 

圖一、掐絲琺瑯器(清)

 

壹、玻璃器

  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大約出現於公元前 2,000年,由兩河流域的尤里都人(Eridu)創燒。中國製作玻璃的時間也相當早,發展期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一、商周為孕育期;二、春秋至戰國初為初創期;三、戰國晚至漢代為繁榮期;四、三國至明清為發展期。

 

一 、成分

(一)主要原料有矽砂、硼酸、石灰。

   矽砂﹕岩瓷土化,內含石英為主要玻璃原料。

   硼酸﹕降低玻璃的熔融溫度,使玻璃具有低膨漲性、化學耐久性和耐熱性。

   石灰 ﹕降低玻璃的熔融溫度、化學耐久性。

  除矽砂、硼酸、石灰等主要原料,尚有少量的鎂、鉀、鋅、鋁、鹼 。

(二)密度 ﹕約 6.5,與石英相同。

(三)種類 ﹕容器、平版、建材、電子類、光學類、環保與再利用玻璃。

(四)溫度 ﹕

  800度:熔合像麥芽糖一樣會流動。

  850度﹕脫蠟鑄造。

  900度:吹製。

  1000度:拉絲。

  1150度:坯心成形。

  1350度﹕接近水一樣柔軟。

 

二、種類

(一)不透明玻璃、透明玻璃、水晶透明玻璃。

(二)強化玻璃。

(三)彩色玻璃、花紋玻璃。

  一般民眾喜歡的水晶透明玻璃,無色、光亮透明、較重、耐用、折射性也相當強。

三、水晶與水晶玻璃

  依歐盟組織的規定,氧化鉛含量超過4%者為玻璃,超過10%者為水晶。但不同國家所定標準各異;如美國氧化鉛含量超過1%者為水晶,東歐有些國家的雕像用玻璃,需要高可塑性和高透明度,為達到此目標鉛含量高達49%,其剔透程度可與鑽石媲美。

四、玻璃與琉璃

  古時候多稱琉璃。漢代有些地區則稱為壁琉璃、吠琉璃、頗黎、陸離、璆琳。

五、中國銅產地

  雲南、陜西、四川、廣東。

 

圖二、番蓮瓶

貳、琺瑯器

  公元前12世紀,在希臘普魯斯島出土的六枚「戒子」和「雙鷹權杖首」,是最早的掐絲琺瑯 。依考古,公元前5至6世紀希臘人曾燒過掐絲琺瑯,至 6世紀拜占庭盛行琺瑯工業,10至13世紀初為東羅馬 (拜占庭) 掐絲琺瑯的鼎盛期,以宗教器物為大宗 。

 

  掐絲琺瑯技術向東傳入中國的時間一般認為在南宋(12 世紀) 。到蒙古元朝時,政策上重視工匠,手工業因而一路發展 ,至15世紀中期,琺瑯器在中國十分盛行 。

 

  古時琺瑯專供婦女使用,非男人用。其名稱翻譯自外文,故有多種稱呼,如:拂菻、拂林、佛郎、富郎、拂郎等,都指生產琺瑯之地。琺瑯的製作技術,則由地中海東岸傳至羅馬。元代開始稱琺瑯為「洋磁」(因技術來自西方),明代則又稱大食窯、鬼國窯。

 

圖三、盤

 

  中國人早在東漢時已經能燒出瓷器,以數百年歲月累積的燒窯經驗和技術的演進為基礎,很快就學會燒製琺瑯器。

 

一、琺瑯的胎

  明代的琺瑯胎,以銅和銅的合金為多。清代除了銅和銅合金,偶爾也有金、銀及其合金,然而琺瑯的胎以「銅」為最理想,因為銅在空氣中氧化,有利於釉在高溫下燒窯時易與琺瑯釉結合成中間層,並增強釉在胎面上的附著力。金、銀在空氣中比銅較穩定、不易氧化,因此不能成為琺瑯的上好胎 。

 

二、釉

  把石英、長砂、硼砂、氟的原料適當混合,並加入各種金屬色料研磨,成為粉末狀,再燒結成矽酸化合物的混合物。

 

  石英:高熔點的二氧化矽,故需加入含有三氧化二鋁和鈉、鉀等鹼金屬成分的長石,使熔點降低。

 

(一)鈉、鉀:可增大釉膨脹係數,減少胎和釉之間膨脹係數的差異。

 

(二)氟﹕降低釉料的黏度,以利釉料的流動。

 


圖四、玻璃大碗(唐)

 

三、琺瑯瓷的種類

  

(一)掐絲琺瑯:出現時間最早,雍正年間始稱「掐絲」。康熙皇帝不尚尊號,琺瑯器最愛畫琺瑯,故留有康熙款的掐絲琺瑯器極少。雍正年間,隨當朝皇帝的喜愛和審美感,大力仿傚「景泰琺瑯」。

 

  乾隆皇帝是一位眾所周知的藝術愛好者暨藝術品收藏者,初期自廣州請掐絲琺瑯器匠到宮內製作琺瑯器;這時候器種繁多,製作精緻、美麗,釉色鮮艷,並兼用自製和進口料。乾隆時期琺瑯器的種類大致有仿銅器、宗教用器皿、日常用具、文具、燈具、如意、鼻煙壺、鏡子、鐘錶、班指、指甲套等。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清宮檔案中,乾隆 48年檔案記載,有一次宮廷午宴時,在乾隆御桌上放置的膳食用具全數是 掐絲琺瑯器,而陪客的餐具則是瓷器。由此可見正式宴會上,掐絲琺瑯器的象徵遠比瓷器和金銀器尊貴。清宮「正大光明殿」內到處陳列著琺瑯器,佛堂也陳列琺瑯製七珍八寶等佛具。琺瑯器似乎成為清代皇帝的御用器,也是賜給大臣、達賴喇嘛、外國君王和使節的重要文物。

 

(二)內填琺瑯:早期的內填琺瑯與掐絲作品看似類似,但內填材料不用銅絲。內填琺瑯的製作技術 ,相傳是公元前5世紀居住在英國的蓋爾特(Gelt)人發明。9至11世紀,此技術與掐絲琺瑯同時盛行於拜占庭,此時的作品多數以金、銀為胎。12至13世紀之際,製作中心轉至法國中西部利摩日(Limoges)一帶。

 

(三)畫琺瑯:通稱的琺瑯是指畫琺瑯。畫琺瑯在15世紀時,由比利時、法國和荷蘭三國的交界佛郎德斯(Flandes)地區創新。15世紀末,其製作中心逐漸轉移到法國中西部的城市,尤以利摩日(Limoges)為發展重鎮,產出是以宗教用器皿為大宗。

 

  康熙皇帝甚愛畫琺瑯,在康熙 25年設立玻璃廠,在廠內研製畫琺瑯,並自行調配自製。康熙30年,首次成功燒出畫琺瑯。康熙年間的畫琺瑯作品和雍正年間的畫琺瑯相比,有以下幾點特徵:1.器身多為黃色、釉色光亮潔淨、開始使用黑色釉;2. 紋飾以花卉為多;3.用深色勾勒花瓣和葉,以寫生、暈染方式表現;4.早期以小型器皿為多。雍正年間的畫琺瑯作品特徵是:1.器型工整,以鼻煙壺為大宗;2.黑釉的光澤超過康熙、乾隆年間製作的琺瑯;3.具有日本風味的器物不少;4.多數器物在器底落款處有瑞雲、龍鳳、蝴蝶等吉祥紋相配。

 

  清初康、雍、乾三朝燒製的琺瑯器,有相當數量的浮雕感作品。生產琺瑯瓷的主要城市是杭州,乾隆時廣州地區盛行燒琺瑯器。

 


圖五、玻璃珠(戰國)

 

四、發展過程與風格

 

  琺瑯器的發展與瓷器雷同,即明憲宗成化年間盛行「仿古之風」,明世宗嘉靖年間繼續發展,而到了明神宗萬曆年間「崇古之風」達到頂點。一般來講,15世紀的掐絲琺瑯的銅絲含量比後期較高、釉厚 ,故釉的質感溫潤。器物口沿的邊沿紋飾,則與同時期的瓷器紋飾類同。以琺瑯器的鍍金處理而言,15、16世紀初掐絲鍍金的處理相當工整,故銹透程度輕,但16、17世紀燒製掐絲琺瑯器的技術大不如前,銹透現象非常普遍。清初宮內設「內務府」,後又設「琺瑯作」製品專供宮廷使用。

 

  明代掐絲琺瑯器的盛行,對瓷器手工藝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一是琺瑯瓷和彩瓷的中、低溫「釉」的性質類同,促進成化彩瓷及多彩濃艷的彩瓷的生產;其二是瓷器的填彩 (如成化鬥彩瓷)、法華器的艷麗彩釉,是由掐絲琺瑯得到啟示。

 


圖六、單把手瓜形玻璃瓶(唐)

 

五、式微的近因

 

  清朝接連發生內亂、外患,使銅料的需求量大增,原由日本進口的銅料也因日本政府下「禁銅出口」令,雪上加霜,逐漸導致琺瑯器製作業式微。琺瑯器的製作繁,比瓷器費事又費時、成本又高,無法抵擋以「價廉取勝」的瓷器,琺瑯器的製作隨即進入夕陽工業。清光緒 32年在北京成立「工業局」,內有外銷用琺瑯作坊,宮廷內畫工、琺瑯匠、瓷器匠之間互相支援、互派,因而它們之間紋飾類同、畫風亦相近。

 

  琺瑯的製作技術始終沒有脫離西方工藝美術的複雜、華麗,因故始終沒有獲得以典雅為第一優先的中國傳統文人的認同與鑑賞。

 

註:傳世或市面上的「景泰」款琺瑯,多數作品是為市場需要,在 16至17世紀仿造之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琉璃 琉璃
琉璃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