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廷玻璃器主要來源有三部分。一是外國使節進獻給清朝皇帝的禮品,如義大利、比利時等國;二是海關購買來進獻皇帝的禮品;第三部分是清廷內務府造辦處製作的。
在我國,玻璃的出現、使用和發展,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始於西周時期,當時稱為“琉璃”。漢晉時期的玻璃工藝已有相當水準,但只限帝王或顯宦所使用。到了清代,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康熙帝詔令內務府造辦處,專門設置玻璃器皿“作坊”, 為區別燒制琉璃磚瓦廠新取名“玻璃廠”。從此,“玻璃”之稱廣為流傳。
玻璃彩畫橄欖瓶
高26.5、口徑7.1、腹徑10.5、底座6.9釐米。 大口,長筒形器身,底與口式樣相同。白色半透明玻璃,口沿飾折枝花卉一週,瓶身彩色花草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