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ART.CN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琉璃网 >> 琉璃讲堂 >> 研讨篇 >> 琉璃文化探讨 >> 正文
 
琉璃 琉璃 琉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战国琉璃珠赏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13 14:06:50  文章录入:paulee  责任编辑:牧之

战国琉璃珠

共27顆最大者:徑2公分,高2公分,圍8公分最小者:徑1公分,高1公分,圍5公分
年代:戰國時期
台湾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典藏
編號:85-323

  玻璃,是指熔體過冷而成固體狀態的無定形物體,一般性脆而透明。玻璃珠又稱琉璃珠,是人工產物,古文獻中有稱為「隨侯之珠」者,如東漢王充《論衡‧率性篇》曰:「魚蚌之珠,與禹貢璆琳,皆真玉珠也。然而隨侯以藥作珠,精耀如真。」《淮南子‧覽冥訓》亦謂:「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而富,失之而貧。」考古出土的古代琉璃珠實物頗多;被判定為戰國早期漢陽諸姬封國之一的隨國封君之墓─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便曾出土七十三顆琉璃珠,珠徑從1.5公分到2.5公分不等,珠體為藍色上嵌白色或棕色的花紋,即所謂蜻蜓眼式琉璃珠。

  春秋戰國時代的琉璃珠多呈球形,但也有呈短胖圓柱狀的,應是由管狀的琉璃珠演變而來。陜西寶雞茹家莊,洛陽中州路和龐家溝,陜西灃西及張家坡等地的西周墓,皆曾出土人造琉璃珠管,長約三公分,外表呈白、淺綠、淺粉紅等色,不透明,成份是晶體狀的二氧化硅,質地疏鬆尚未完全呈玻璃態,學界稱此人造珠管為「人造多晶石英珠」或「原始玻璃」。這是中國所見最早的玻璃器。春秋戰國時代球形琉璃珠多與管狀珠一同出土,而且還有一些呈橄欖形或稜柱形,及多角形的琉璃珠,它們應同屬一個系統。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玻璃器發展的源頭,迄今曾出土春秋戰國玻璃器的考古遺址有五十多處,遍佈於黃河、長江及珠江各流域,而以長江流域最多,長沙地區一百多座楚墓中出土有二百多件,器形除珠、管外,還有璧、瑗、環、璜、劍首、劍珥、印章等。琉璃珠直徑最小的有0.2公分,最大達4.2公分,有透明和不透明兩種;珠面上常有多組由藍色圓點和白色圓圈組成的「魚目紋」,有的則在圓圈內外形成多彩的套色,俗稱「蜻蜓眼」。琉璃珠、管每與水晶、瑪瑙、玉、石飾件等組成串飾,佩於死者頸項、耳部或腕部﹔也有做成襦衣的,如一九九二年陝西寶雞益門村一座春秋晚期墓中便發現直徑0.1至0.15不等的琉璃珠一千六百多顆,散落於骨架上身處,應是琉璃珠襦無疑。

  據出土物成分分析,春秋及戰國早期的玻璃器成分較不穩定,很多琉璃珠外殼疏鬆,一捏即碎,其內裡主要為石英砂;而質地較好者則為鈉鈣玻璃,如河南省固始縣侯古堆一號墓(據考為吳王夫差之妻墓)曾出土三顆蜻蜓眼式琉璃珠,直徑約一公分,珠體為綠色,上嵌藍白兩色花紋。由於與同時期及埃及和西亞等地出土的大量琉璃珠相似,故學界多認為係由域外所傳入。戰國中晚期後,玻璃器樣式增多,而玻璃珠仍多呈球狀,少數作橄欖形或稜柱形,中穿小孔,球徑在一至二公分間,略大於戰國中期。各地所出土的玻璃器成份多為氧化鉛和氧化鋇,與歐洲或西亞所生產者截然不同,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本土的產物。此期同以楚地所產最多,且多集中於長沙一帶的中下級貴族墓中,乃致有學者認為當時中國的玻璃器(特別是珠管一類飾物),最初可能還是由西亞或印度,經東南亞傳進楚地南境,後經中國本土再加以研發改造,而成為一般天然珠玉的代用品。

  本串琉璃珠共由大小不等的琉璃珠二十七顆組成,其中最大者:圍8公分,直徑2公分,高2公分,呈短胖圓柱狀,珠體為紅褐色,嵌藍白色相間的圓形點狀紋飾,脫落部分留有凹洞,最小者:圍5公分,徑1公分,高1公分﹔大都呈球形,珠體為深藍色,上嵌淺藍色及白色相間的蜻蜓眼紋,並有白色小點列布於珠面上。質地結實,穿孔精整,為戰國晚期之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琉璃 琉璃 琉璃
琉璃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