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汶川的地理历史概况
二:羌族:一个古老民族的苍凉和悲怆
三:汶川地区的墓葬和文物
四:汶川地区的出土珠饰
————————————————————
一:汶川的地理历史概况 无疑成都平原是古代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在其西部高原,因山脉河流西北东南走向,自古以来即成为一条民族频繁迁徙流动的走廊。这个著名民族文化走廊由西部的金沙江与雅砻江,中部的大度河和东部的岷江上游构成。而真正直接连接西北古代黄河上游文明的甘青地区和长江上游文明的成都平原的是岷江上游。岷江在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因为数千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长江的上游是岷江,而不是今天认为的金沙江。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汶川即位于岷江上游。汶川是历史上成都平原西进的门户,是中国古老羌族数千年南迁的驿站。
汶川古因岷江得名。古代“汶”“岷”通用,“汶”乃“岷”的隶书之变,且“汶”“岷”古音相通。西汉时期在今汶川设汶山郡。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汶川的珠饰的“汶川”其实应该只是泛指,它还应包括其相邻地区,即今天的理县和茂县,甚至更大的延伸,同汶 川一起大致归于古代的湔氐,绵池,广柔,蚕陵。同属于岷江上游这几个区域从战国以来即成为古老羌族南下的重要通道。部分羌族通过此地继续南下,部分羌族停留此地,并因岷江上游的独特地理创造了独特的古代文明。
汶川同于横段山脉所有地区,地貌以连绵的高山和纵深的峡谷构成,古代人民以河谷与外界相通,又因为高山峡谷地区交通的困难,不同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这种地域的相对隔绝和独立,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的独特性,我们将在后面讲到这个地区的出土文物做更深入的分析。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创造了这种独特文明,还继续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并成为中国民族活化石的古老的羌族。
二:羌族— 一个古老民族的苍凉与悲怆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说文》说羌是“西戎牧羊人”,其最初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黄河上游广大地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大多跟羌族有关。在尚不清晰的中国上古时期,历史既神话,神话既历史。所以说中国上古历史的舞台羌族是最重要的主角。最早传说和历史中跟羌族有关的包括炎帝,伏羲、女娲,姜尚,西王母,夏禹等等,还有跟这些神话历史所发生的地域昆仑山,以及看似荒诞不经的古代地理《山海经》中所讲的地域都是古代羌族活动的区域。而广泛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间传说“伏羲兄妹配人烟”“洪水潮天”实际上是羌族口头文化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史记》上提到“禹生西羌”,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国最早的夏朝是以羌族为主体的国家,羌族的一部分成为了今天汉民族的雏形。 羌族在中国上古历史中是如此强大,如此重要,然而数千年的羌族历史却是如此苍凉,如此悲怆,是一个古老民族辗转迁徙不断削弱衰微的历史,犹如历史江河之上一块巨大的浮冰,在飘荡中不断破碎融化,补充了江河的水源却慢慢消失了自身。在古代连绵的征战中,羌族分崩离析,瓦解为无数的部落,并不断四处迁徙,在迁徙征战中,不断被别的民族同化。向南迁徙的羌族先民以西南横断山几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流为走廊不断南迁,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彝族,藏族,纳西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在今天的汶川及其相邻地区停留定居成为今天的羌族。
曾经强大的羌族不断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缺乏作为文明内核的文字的民族凝聚力,因此在不断的迁徙中,羌族不断的分解破碎,并不断被更强大的文明汉化和夷化。有学者认为羌族跟汉族在中国历史中起着相反作用,羌族数千年文明中是不断的给予和补给,汉族是不断的接收和吸纳,这也跟二者的文化特性有关,汉族作为定居的农耕文明有强大的吸附作用,而羌族则相反。现在的羌族,他们以一种非常保守甚至小心翼翼的民族心态生活在岷江上游的群山之间,成为中国民族的活化石。进入这些居住在云朵之上的羌族村寨,仿佛还可以看到古代黄河文明的影子,我相信古代黄河文明的一些未解之迷或许可以在今天的羌族身上揭开。
我曾经无数次深入这些高山羌寨上,看到岷江两岸草木不长的荒凉,还有盘旋在云端之上山崖间的苍鹰,听到羌族村寨锅庄低沉雄浑的歌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数千年哀怨和悲怆。身临其中,我感受到一种刺透心骨的苍凉,让人怆然而涕下。
三:汶川地区的墓葬和文物
岷江上游的古代墓葬主要分布在现在的汶川茂县理县,也就是岷江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上,年代从最早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到战汉时期,并且具有地理上垂直分布的特点,年代越早墓葬离河岸越高。茂县营盘山文化是岷江上游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其年代和文化类型相当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而这一地区分布最广也是今天大家最为关心的珠饰有关的是战汉时期的石棺葬。石棺葬也广泛分布于云南西部西藏东部和四川甘孜地区,然而以岷江上游最具代表性。
岷江上游石棺葬时间越早其出土文物越具有北方游牧文化特征,青铜短兵器和具有鄂尔多肆风格的青铜牌饰以及珠饰都在这一时期墓葬中大量发现,而年代越晚越受到成都平原汉文化影响, 其墓葬中开始出现汉文化的陶佣以及鼎钫壶等造型以及耳珰等饰品。同时墓葬形式也出现土坑葬和砖石墓。说明在汉代岷江上游归中央管辖后开始有部分汉族移居此地或部分羌族汉化。
在岷江上游最著名的出土器物,是这种核桃口大双耳黑陶旋纹罐,这种造型世界考古学界称为“安佛拉”式大双耳罐。因其简洁,对称,浑圆和及具审美震撼力的造型,在欧洲和世界艺术品市场上有着很大的知名度,近几年也开始为国内的收藏爱好者所认识。
四:汶川的珠饰
从中国东北延内蒙宁夏甘肃到四川云南西部,数千年的古代文明中,形成一个游牧文明与强大的中原汉文明对恃的独特的新月文化带。作为今天大家追逐的时尚的古代珠饰,基本都出在这个新月型的文化带上,岷江上游的汶川地区正好处在这个文化带。 汶川的珠饰其年代主要还是战国到西汉时期。其种类包括费昂斯料珠管,砗磲,彩陶珠,玛瑙,松石,地方玉管,白石,铜珠管和金珠管。其中尤其以费昂斯料株管和砗磲数量最为多,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汉代墓葬亦偶尔有料或是别的材料的动物造型的小饰件出土,显然这些是外面流入,往往出现汉代晚期的墓葬。
汶川的珠饰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到跟云南西部,甘肃甚至远到内蒙的出土珠饰有着很多的相关。在各个地方都有几乎相同的各类材料的珠饰出土,这跟游牧民族更大的流动性和更多的文化交流有关。
关于汶川昂斯料珠管,砗磲等数量比较大的珠饰的产地,我觉得应该主要是本地生产,这是因为从其数量之大和出土地域之小可以 推断,如果通过贸易进来应该在岷江上游有更大的分布,而这些珠子在此地不同地域分布都有差别,料珠管更多出在汶川,砗磲主要出在理县,其不同地域的陶器造型也一样有着差别,这是因为这一地区高山峡谷分隔出更小的文化单元,大家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这里交通的困难。
这些出土珠饰的在古代的用途,可能跟现在大家一样作为佩饰,也可能是服饰上的装饰,同样也可能是作为古代游牧民族一种葬俗而存在。以各种珠子还有牌饰装饰在布上作为“珠褥”覆盖在死者的身上以期灵魂升天,其作用同于中原的金缕玉衣。我曾见到保存下来的麻布残片,料管以成排的方式缝在其上,这传递出它最初作用的重要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