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锺,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这是唐朝诗人李贺的〈将进酒〉,写出了当时用琉璃杯盛滴酒,醇酒如甘露的视觉之美。琉璃珠就是玻璃珠,琉璃珠制作的时间较早,玻璃珠则指十七世纪以后制作的珠子。琉璃珠是不透明、彩色的珠子,又称「古琉璃珠」;玻璃珠制作技术创新,透明而有光泽。
中国古代对玻璃有多种称谓,中国文献上对玻璃最早的称呼,是汉朝以前的「璧琉璃」,之后有流离、←璃及琉璃等名称,而以琉璃之词较为普遍,如汉刘歆着《西京杂记》卷一、卷二、唐魏征寿的《隋书》里,均使用「琉璃」一词。 唐代的琉璃烧制技术十分发达,也开始在建筑上大面积使用琉璃。瓦当是建筑上重点装饰部位之一,等级高些的佛殿便自然使用琉璃瓦当以显示华丽壮观。唐代还在甄官署下专门设立了烧制琉璃珠子的部门,琉璃珠五彩斑烂,晶莹剔透,用来做为服装、建筑上的装饰。所以唐代的歌舞女乐「钿璎累累佩珊珊」,一曲霓裳羽衣曲罢,「珠翠可扫」。
台湾原住民各族自古即拥有琉璃珠,对排湾族与鲁凯族而言,琉璃珠是最贵重的饰物,每颗琉璃珠都具有象征意义,用以代表阶级、地位、财富、性别、美感,同时也具有避邪、降福、护身的宗教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只有头目阶级才能拥有有价值的琉璃珠,平民只能有一般的琉璃珠;同时,琉璃珠也是婚礼中不可或缺的聘礼。 大部分的排湾族人相信琉璃珠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但是,实际上,排湾族并没有制造琉璃珠的技术,而且缺乏制程的历史纪录。所以,排湾族古琉璃珠可能由交易与传播而来。
「高贵漂亮之珠」是排湾族琉璃珠中最贵重的珠子,有二十余种。不同形制及纹饰的琉璃珠,蕴含着古老的传说与意义,例如,太阳之光代表头目身分,置于项链中央位置,称为「太阳的光」,象征漂亮与高贵;黄珠可护身避邪,传说中山上有吃人怪物,但怪物怕看到黄珠,所以头目都配戴黄珠藉以护身;土地之珠则守护祖先居住的土地等。
一颗颗琉璃珠,借着美丽的纹饰传递着传说中的传说,默默宣说着心中的祝祷、祈愿,现下坊间多有拿来当民艺装饰品,如果还能了解纹饰的意义,除了觉得美丽,应当有更多的感动。
新竹琉璃珠可说是台湾琉璃珠的发源地,在珠形、珠体或图纹上,都保有地方文化特色。新竹南寮人许金烺,十三岁即进入范氏玻璃工厂,不久晋升制珠师傅。天生的玩心,让他以玻璃热塑出六件动物创作,改变一般人对玻璃的刻板认知,也顺理成章成为细工雕塑创始人之一。一九七三年,许金烺的「脸谱」系列,开启现代琉璃珠创作的先端。他的第一件琉璃珠艺术作品「国剧脸谱」,以戏剧元素融入台湾民俗文化,落实创作本土化的想法。许金烺先生藉艺术家的巧思,引领大家进入琉璃珠的烺烺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