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ART.CN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琉璃网 >> 琉璃讲堂 >> 考证鉴赏 >> 考古研讨 >> 正文
中国琉璃网-产品推广
法门寺地宫出土伊斯兰琉璃器之研究
作者:任新来 文章来源:《文博》2011.1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21 12:19:39
分享本文到:


(法门寺博物馆,陕西扶风722200)

 

摘要: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玻璃器,是世界伊斯兰玻璃考古的重大发现。本文通过对法门寺玻璃器的研究,结合国外伊斯兰玻璃器的考古发现与器物特特征,探讨法门寺玻璃器的制造时间、生产地点与文化内涵。

 

关键词:法门寺伊斯兰玻璃器\研究

 

一、玻璃器的起源与传入

 

玻璃古代也称琉璃,大约出现于公元前十六或十五世纪的两河流域,其后埃及也开始生产,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玻璃业的生产已十分繁荣。丝绸之路开通后,国外的玻璃器皿开始传入我国。从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文物看,中国也是世界上生产玻璃器最早的国家之一,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们的相先就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在河南洛阳庄淳沟、陕西宝鸡茹家庄等地的西周早期墓葬中,均发现了大量的玻璃管、玻璃珠等。但中国的玻璃器皿发展非常滞后,而西方则发展迅速,从而有对“西方之国”出产玻璃的记载和赞誉。晋代文学家潘尼曾为琉璃碗作赋道:

 

“览方贡之彼珍,玮兹碗之独奇。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危。其由来也阻远,其所托也幽深。据重峦之亿仞,临洪溪之万寻。接玉树与琼瑶,邻沙棠与碧林。瞻阆风之崔嵬,顾玄圃之萧参。于是游西极,望大蒙。历锺山,窥烛龙。觐王母,访仙童。取琉璃之攸华,诏旷世之良工”[1]。

 

这里不仅可以看出琉璃器皿之豪华侈奢,更主要反映出其作为贡品或贸易商品,从异域经丝路传入我国内地之艰难。到唐代,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方,而西方的琉璃、珠宝、香料、工艺品也不断传入我国。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并迅速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大帝国(中国古称“大食”)。“永徽二年(651)八月,大食国始遣使朝贡”[2]。这是大食国来华的首次记载。从永徽二年到贞元十四年( 789),大食国遣使来朝39次,而民间商人往来更加频繁,在长安西市上,有许多出售宝石、琉璃、香料的胡商在经营。大历八年(773),岭南节度使陆嗣恭在平定哥舒晃叛乱时,在广州“诛戮舶商,没其财数百万私有之”[3]。并将掠夺来的九寸琉璃盘献给代宗。在扬州、福州还出土了一些唐代伊斯兰玻璃残片,说明当时玻璃器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737-792)曾写诗《咏琉璃》赞誉道: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4]。

 

二、法门寺地宫出土伊斯兰琉璃器的特点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中出土了20件比较完整的琉璃器,也是我们所说的玻璃器。根据地宫出土的《物帐碑》记载,这批琉璃器为唐僖宗(873-888)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之器具,除一套茶碗茶托是典型的中国器型外,其余按年代应是早期伊斯兰琉璃器。

地宫中出土的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图一),高21厘米,腹径16厘米。黄色透明,无模吹制成形,底部有加工疤痕。盘口、细颈、鼓腹、圈足。肩部缠贴一道相同颜色的玻璃丝。腹部贴有四排装饰,第一排为8个深蓝色同心圆形饰,第二排为6个不规则五角星饰,第三排为6个莲芯样圆形饰,靠近底部的第四排为6个深蓝色水滴形装饰。

 

 
 

贴丝和贴花都属于热加工装饰工艺。地中海东岸的玻璃匠早在罗马帝国时期便已熟练掌握这种工艺,他们特别喜欢在非常薄的器皿上缠贴多道同色或不同颜色的玻璃丝作为装饰。公元七世纪伊斯兰阿拉伯占领地中海东岸后,伊斯兰玻璃匠首先继承和发展的就是这种装饰工艺,除了生产与罗马玻璃很难区分的贴丝器皿外,还生产罗马玻璃中不常见到的贴花器皿。圆形饰是伊斯兰玻璃中最常见到的贴花,另外星状饰(六角形、五角形或三角形)也是比较流行的贴花。

 

法门寺出土的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与现藏德国柏林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盘口贴塑梨形玻璃瓶(图二)极为相似,推测为6-7世纪伊斯兰早期或拜占庭晚期地中海东岸所生产[4]。陕西临潼庆山寺舍利塔基(741)出土的贴塑网纹玻璃瓶(图三),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伊斯兰早期玻璃器,其贴塑工艺也与此完全相同。

 

 
 

四瓣花纹蓝琉璃盘(图四),口径20厘米,高2.3厘米。吹塑成型,纹饰镌刻。侈口、平沿、浅腹、平底。盘外底心凸起,系铁棒加工痕迹。通体呈蓝色,光洁透明。盘面刻满纹饰,主体纹饰为以双线勾勒出的十字形框架,其四出部分与方框组成四个“米哈拉布”纹样,四出的尖瓣内,各刻一朵无花果叶,尖瓣之间,饰以忍冬。中间方框内刻虚实相间的小斜方格纹。刻纹和刻花都属冷加工装饰工艺。“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语音译,西方译为“壁龛”。是伊斯兰最壮严、最神圣的地方,设在礼拜大殿后墙正中处的小拱门,其方位朝向麦加克尔白,以标志礼拜的方向,伊玛目率众礼拜时面向凹壁(图五)。伍麦叶王朝时,哈里发瓦利德于708年在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首建米哈拉布。早期的米哈拉布周围无任何装饰,后在小拱门周围、内壁及窑殿内顶部均雕刻绘制有精美的《古兰经》文和花卉几何图案,庄严肃穆。我国清真寺的“米哈拉布”均在大殿西墙中间,代表着麦加方向。

 

 
 

同样的刻纹蓝玻璃盘共有六件。深蓝色透明,平底稍向上凸,侈口。盘的口沿稍有差别,有的圆唇,有的平唇,盘的外底部有加工的铁棒疤痕,盘的内底刻有不同的纹饰,我们称这种玻璃装饰为刻纹玻璃。刻纹属于冷加工装饰工艺,六件玻璃盘都是以植物的枝、叶、花为主题的刻纹,但每件盘子的图案各异。艺术家熟练地运用了葡萄叶纹、葵花纹、枝条纹、绳索纹和一些几何图案,如菱形纹、十字纹、三角纹、正弦纹等,再加上密集的平行细斜线纹划出地纹,组成繁丽的图案。六件刻纹蓝玻璃盘中有二件在刻纹的基础上,一些主要线条用金粉描绘,使得已经很华丽的盘子更加光彩夺目,如丹芭纹蓝琉璃盘(图六)、枫叶纹描金蓝琉璃盘(图七)、八瓣花蓝色琉璃盘(图八)等。刻纹玻璃工艺也是伊斯兰玻璃匠从罗马帝国继承下来的工艺之一,在伊斯兰早期流行一时,但保存下来的完整无损的刻纹玻璃器皿非常罕见。这批刻花玻璃盘,应是典型的伊斯兰早期器物,两件描金刻花玻璃盘,更是伊斯兰玻璃器中不可多见的精品。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939年在伊朗内沙布尔发掘时曾发现一批玻璃残片,其中一件刻纹玻璃盘(图九),与法门寺出土的刻纹玻璃盘最为相似。该盘深蓝色透明,直径28厘米,高1.0厘米,盘子的内底布满繁丽的刻纹图案,其葵花纹、绳索纹和葡萄叶纹都极为相似,法门寺的刻纹玻璃盘应与内沙布尔的玻璃盘属于同一来源。内沙布尔在九世纪以后是伊斯兰重要的玻璃制造中心之一,也是东西贸易的商业重镇。法门寺出土的这六件完整的刻纹蓝玻璃盘很可能是来自于伊朗高原的内沙布尔[6]。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所藏两块内沙布尔产的刻花玻璃盘残片(图十),与法门寺出土的刻花琉璃盘造型与工艺也十分相似[7]。

 

 

菱形双环纹直筒琉璃杯(图十一),高8.4厘米,口径8.2厘米。无色透明。直口、尖唇、深腹,平底微上凸,外底部有粘棒疤痕,腹壁稍外鼓。壁面装饰五组花纹,每组中间为菱纹,菱纹内饰双环纹,菱纹上下各饰三组双环纹。从这件玻璃杯的纹饰来看,它是经过模制印花的。桶形杯是伊斯兰玻璃的常见器型,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伊朗内沙布尔发掘时,曾发现多件8~9世纪的桶形杯,但都是素面。这件玻璃杯的纹饰来看,它是经过模制印花的。桶形杯是伊斯兰玻璃的常见器型,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件伊斯兰模吹直桶杯,高10厘米,腹部和底部印满蜂房状的六角形。纹饰虽然与法门寺的这件直桶杯不同,但成形和装饰的工艺是一样的。而拉姆的《近东中世纪玻璃和石雕器》收录的玻璃杯,与法门寺出土的菱形双环纹直筒琉璃杯更为相似(图十二)。法门寺还出土了一件内圈足浅黄色琉璃杯,直筒,内底部有一圈贴塑的玻璃条,起加固杯底作用。这—特点流行于波斯萨珊晚期及伊斯兰时期,在伊朗、约旦等地均有此类器物的出土[8]。

 

罂粟纹黄色琉璃盘(图十三),高2.7厘米,口径14厘米,敞口,翻沿、圆唇、直壁,平底微凸起,底外壁有粘棒疤痕,玻璃为无色透明,稍泛黄绿色,盘内壁口沿处绘有12个黑色半圆弧纹,腹壁下部绘二周黑色弦纹,底部绘有黑色罂粟纹。盘内壁除了黑色花纹外,施满不透明黄色作为地色。

 
 
 

 

釉料彩绘是玻璃装饰工艺的—种,玻璃的彩绘与瓷器的彩绘工艺很接近。伊斯兰的釉彩玻璃是富有世界声誉的,一般认为伊斯兰釉彩玻璃的使用年代是公元12~15世纪,早于9世纪的釉彩玻璃很罕见。但在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伊斯兰部收藏的内沙布尔发掘品中发现了类似的釉彩玻璃,也是在无色透明的玻璃上涂上黄色作为地色,绘有黑色图案,与法门寺的这件釉彩盘很相似,所以法门寺的釉彩玻璃盘的原产地很可能是伊朗的内沙布尔。也有学者认为,法门寺出土的罂粟纹黄色琉璃盘属于拉斯特彩玻璃。拉斯特彩一般认为8世纪起源于埃及,为二次烧成,9世纪传入两河流域。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藏9世纪拉斯特彩花草几何纹陶盘(图十四),其釉彩工艺与此相同[9]。

 

 

关于河北定县静志寺出土的玻璃器,根据宿白先生的研究,静志寺创建于唐,重修于宋,他认为其中有五件属于唐代进口的伊斯兰玻璃器,小口卵形深蓝色玻璃香水瓶没有纳入唐代进口的伊斯兰玻璃器(图十五)[10]。法门寺出土的素面圜底细颈蓝琉璃瓶(图十六),以前破碎未进行修复,资料也未发表,目前修复后,从颜色、形制上,与静志寺出土的小口卵形深蓝色玻璃香水瓶几乎完全一致。因此静志寺出土的小口卵形深蓝色玻璃香水瓶,应该属唐代进口过来的伊斯兰早期玻璃器。

 

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化光谱鉴定,中国生产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生产的“钠钙玻璃”为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通过对法门寺地宫出土部分玻璃器成分的测定,它们均为钠钙玻璃,钾与镁的含量比较高,属草木灰类型的玻璃器。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布里尔博士对伊朗内沙布尔出土的玻璃样品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二者的成分基本相同,因此,法门寺出土的玻璃器,大部分应属于伊朗内沙布尔地区生产的[11]。

 

唐皇室将这批琉璃器供奉给佛祖,供养于法门寺地宫,也是因为琉璃器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家世界以琉璃为宝,以琉璃光为佛的德性。琉璃是佛教中最重要的庄严之一,西方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作为佛家七宝之一的琉璃,其魅力不仅是晶莹剔透的光泽、变幻神奇的色彩,更重要的是琉璃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是供佛修行的圣物。

 

三、结语

 

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大部分应属于伊朗内沙布尔地区所生产,是九世纪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阿拔斯王朝的产品,它不仅吸收了古罗马和波斯帝国玻璃生产的工艺和精神,又将早期的伊斯兰文化及风格融入了玻璃器生产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和宗教文化的玻璃器制品。

 

法门寺出土伊斯兰玻璃器数量较多,纪年清晰,出土地明确,且器型完整、制作精美、纹饰华丽,是世界伊斯兰玻璃考古的重大发现,因而将对世界伊斯兰玻璃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注释:

[1] 明《潘太常集》。

[2] 《册府元龟》卷970。

[3] 《新唐书&S226;陆嗣恭传》。

[4] 《全唐诗》第193卷第005首。

[5] [6][8]安家瑶《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

[7] 布里尔:《法门寺玻璃器》。

[9] 马文宽:《伊斯兰世界文物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10] 宿白:《定州工艺与静志、静众两塔基地宫文物》,《文物》1997年第10期。

[11] 布里尔:《法门寺玻璃器》;安家瑶:《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

 

本文转载自《文博》杂志第2011.1期,特此声明,请勿转载!


文章录入:paulee    责任编辑:牧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逸雅集作为中国琉璃网的文创平台,着力推广琉璃艺术、古董雅玩、茶道香道、花器文房、佛像禅饰、竹木铁陶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期待您的支持与加入!

    逸舍工作室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12室
    逸方空间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01室


    • 周二至周日,9:30-16:30
    • 周六夜场,16:00-21:00
      (5月1日-10月31日)
    • 周一闭馆
    •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
    博物馆官网 www.shmog.org
    博物馆微博 e.weibo.com/shmog

    上大美院玻璃工作室

    中国高校中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玻璃工作室,经常参加国际性专业展览,许多作品被各国博物馆基金会收藏。

    除研究生教学以外,工作室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与“中国琉璃网”合作开设玻璃文化课程,每逢春、夏季开班,对全社会开放。详情查询琉璃论坛……


    【精选图文展区·热租】
    • 收藏品、艺术品网站
    • 琉璃艺术家、工作室
    • 文房、礼品、工艺品
    • 传统手艺、创意设计

    【合作·推荐】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