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ART.CN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琉璃网 >> 琉璃讲堂 >> 历史篇 >> 中国古代琉璃 >> 正文
中国琉璃网-产品推广
国宝档案之魏晋南北朝玻璃鸭型注
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之一
作者:牧之 文章来源:琉璃牧之的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 23:03:56
分享本文到:


 

文物名:鸭形玻璃注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

文物形成年代:十六国

文物现存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文物尺寸: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

出土:1965年辽宁省北票县西官營子馮素弗墓

 

 

 
    淡綠色玻璃,透明光潔,表麵稍有因侵蝕而形成的貝殼光澤。以吹管法成型,形如鴨狀,曲如大張的鴨嘴,長頸鼓腹,細長尖尾。成型後,采用黏貼法,用玻璃液引出細長條,迅速黏貼與器表作為裝飾。頸部飾一周鋸齒紋帶,象徵鴨頸的花羽,腹部則以不規則的曲線或折線形玻璃條表示翅膀與足,腹底還粘一個平正的玻璃餅,在注中加半滿水時,可以平衡。

 

  《荀子·宥坐》记载,欹器是皇帝用来置于座右以为戒的容器,若注水“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其功用相当于今人“座右铭”。鸭形玻璃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是1965年9月在发掘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时出土,质地纯正、造型生动,其构造与古代文献记载的“欹器”相同,是辽宁省博物馆的又一件“镇馆之宝”。

 

  来自异域的旷世奇珍

 

  鸭形玻璃注质薄透明,表面微见银绿色锈浸,以吹管法成型。体横长,形如鸭状,流如大张之鸭嘴,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成型后,采用粘贴法,用贴粘玻璃条组成细部图案。颈部饰一周锯齿纹带,象征鸭颈的花羽,背上则装饰以玻璃液引长的细条粘出的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又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以放稳。

 

  如此奇特而罕见的动物造型的早期玻璃器目前全世界仅此一件。根据《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墓》发掘报告的有关该墓出土的几件玻璃器描述及其线图、照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透明的深浅绿色玻璃为基本特征,以吹管法成型,器胎较薄,口是卷边,而鸭型玻璃注器型奇特,粘贴玻璃条以饰细部。而且经检验,其材质更是当时中国尚不能自主生产的钠钙玻璃。

 

  经文物及历史专家研究推测,这件鸭形玻璃注应该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从目前全国出土外国玻璃器数量甚少的情况可以想象,那时进口玻璃器,尤其是鸭形玻璃注这样精美产品的进口数量是有限的,故被统治者视若珍宝,秘不示人。

 

  众所周知,玻璃器易碎不便保存,从罗马帝国万里迢迢运到辽西,掩埋入穴1500余年仅表面浸蚀,保存如此完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显赫主人的前世渊源

 

  公元三世纪,东胡的一支鲜卑族慕容部崛起于辽西,至西晋末年,部族酋长慕容廆收纳汉人士族和流民,仿中原制度建立鲜卑国。337年其子慕容光称燕王,342年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是为前燕王朝。之后慕容鲜卑进入中原,参加了各族的大混战。384年慕容垂在中山建立了后燕国,394年迁回龙城。409年,汉人冯跋在后燕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北燕国,这就是十六国时期在今辽西地区先后存在过的三个燕国。

 

  冯素弗墓的认定是由于墓中出土的“范阳公”、“辽西公”、“车骑大将军”、“大司马”四颗印章,《晋书·冯跋载记》里记述了冯素弗曾先后任范阳公、侍中、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辽西公等官爵,在历史上那一时期身兼这些官职而死后又能葬于北票的唯有冯素弗一人。

 

  据记载,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天王冯跋之长弟,时任北燕宰相,也是北燕立国的第二号统治人物。他是长乐信都人,父亲曾在西燕慕容永手下为将,慕容永灭亡,移家昌黎长谷。后燕慕容熙时任侍御小帐下督,后和冯跋等一起推翻慕容熙。冯素弗死于北燕太平七年(公元415年),正是北燕建国不久,死时年龄约三十余岁。《十六国春秋》(《初学记》引)与《晋书·冯跋载记》记载,冯氏家于长谷,祖父“灵寝园邑”在长谷,冯跋死后也葬于“长谷陵”。西官营子位于北票县西北42华里,南距朝阳(即北燕都城龙城,又称昌黎)70余华里,地处辽宁省西部努鲁儿虎山脉大青山脚下一条自西北而东南的长达60—70里的宽长河谷地带,村东有一个自北而南的山岗叫将军山,村西有一条西官营子河,东南流经北票,注入大凌河。这里即北燕时的“长谷”,墓地在将军山东麓的台地边缘,下临一条山沟—小馒头沟,即为北燕皇族陵寝所在地“长谷陵”。

 

  非同凡响的制作工艺

 

  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与风格等制作细节属罗马玻璃系统。特别是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更是古罗马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吹管玻璃成型法是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帝国玻璃工匠的伟大创造,是玻璃器制造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该吹管玻璃技术向东方传播尚缺文献记载,从现已出土的玻璃器判断大体在北魏时期罗马吹管玻璃术已传入我国,所制产品质量较鸭形玻璃注相距甚远。前者精致,而后者稚拙。

 

  《魏书》记载,北魏武帝拓跋焘时大月氏国商人来京都传授玻璃烧造技术,“铸石为五色玻璃……自此,国中琉璃始贱,亦不复珍之”。吹管玻璃成型术如何成型,历唐、宋、元、明各代至清初始有著录。根据康熙年间大学士孙廷诠《颜山杂记》记载分析鸭形玻璃注的成型过程及其工艺,离不开铁棒、管、剪刀等工具以及工匠本人练就的身、首、项、手、口的功夫,如要吹成橄榄形器身须将铁管向下,先用微气缓慢俯吹成型,再用剪刀引长,并截其口而引拗成喙形,用剪拉长另一端作尾,这几个工序都要在炉前玻璃不流不凝的条件下迅速而果断地完成。

 

  鸭形玻璃注的装饰主要采用贴粘玻璃条组成细部图案,不加琢磨,全靠吹管玻璃匠的灵感和经验在焠火炉前完成这一工艺过程,当鸭形玻璃注吹成后,用玻璃液引长的细条,迅速贴粘在稍经加温的注身上,与器型相配合仍以象征手法贴成喙、翼、足等细部,另在颈部粘贴不规则的环状、锯齿条饰,在背腹部饰M、Y形粗细不等的直线或曲线等玻璃条纹饰。

 

  鸭形玻璃注的器形与装饰的艺术手法与风格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以象征的、概括的手法完成,其吹管、剪引、热贴等技术是极其熟练的,非出凡手,应是一位经验丰富、造诣较高的匠师完成的。在当前,在出土玻璃文物寥寥可数的情况下,鸭形玻璃注不愧是中外现存罗马玻璃器中的瑰宝!(感谢辽宁省档案馆李荣提供相关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鸭形玻璃注属于中国64件禁止出国展出国宝级文物之一!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64件禁止出国(境)文物图集1(20张)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境)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确定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重要文物共64件(组)。此目录出台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六章第四十九条,即“一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的目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布。未曾在国内正式展出的文物,不得出境展览。”

 

国宝名                                  所属年代          出土年份和地点                        现藏馆所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新石器时代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2、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             中国国家博物馆

3、司母戊铜鼎             商后期          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                   西周早期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               中国国家博物馆

5、大盂鼎                 西周康王时期    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             中国国家博物馆

6、虢季子白盘             西周            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       中国国家博物馆
7、凤冠                   明代            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中国国家博物馆

8、嵌绿松石象牙杯         商代            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             中国国家博物馆

9、晋侯苏钟(一套14件)   西周厉王时期    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   上海博物馆

10、大克鼎                西周晚期        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           上海博物馆
11、太保鼎                西周初期        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       天津博物馆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新石器时代      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           浙江省博物馆

13、良渚出土玉琮王        新石器时代      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水晶杯                战国            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淅川出土铜禁          春秋中期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                 河南博物院
16、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春秋中期        1923年于河南省新郑市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出土       原物为一对,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河南博物院
17、齐王墓青铜方镜        西汉            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     淄博市博物馆

18、铸客大铜鼎            战国            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     安徽省博物馆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三国(吴)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三国(吴)      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马鞍山市博物馆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北魏            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           大同市博物馆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北齐            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               山西省博物馆

23、涅盘变相碑            唐代            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
24、常阳太尊石像          唐代            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     山西省博物馆

25、大玉戈                商代前期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

26、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
27、曾侯乙墓外棺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
28、曾侯乙青铜尊盘        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馆
29、彩漆木雕小座屏        战国            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          湖北省博物馆

30、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晚期      1983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1、鸭形玻璃注            北燕            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辽宁省博物馆
32、青铜神树              商代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     三星堆博物馆
33、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商代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     三星堆博物馆

34、摇钱树                东汉            1990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二号汉墓       绵阳市博物馆

35、铜奔马                东汉            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面     甘肃省博物馆
36、铜车马                秦代            1980年秦始皇陵封土西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37、墙盘                  西周中期        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             陕西扶风周原博物馆
38、淳化大鼎              西周            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39、何尊                  西周            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           陕西宝鸡市博物馆

40、茂陵石雕              西汉            西安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石刻         陕西茂陵博物馆

41、河姆渡出土陶灶        新石器时代      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               浙江省博物馆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代            1625年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           西安碑林博物馆
43、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唐代            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窑藏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44、兽首玛瑙杯            唐代            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45、景云铜钟              唐代            陕西省西安景云观遗物               西安碑林博物馆
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唐代            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博物馆
47、八重宝函              唐代            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博物馆
48、铜浮屠                唐代            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博物馆

49、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战国            1974年河北平山县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0、中山王铁足铜鼎        战国            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墓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51、刘胜金缕玉衣          西汉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       河北省博物馆

52、长信宫灯              西汉            1968年河北满城县陵山               河北省博物馆
53、铜屏风构件5件         西汉            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                 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54、角形玉杯              西汉            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                 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55、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中期晚段    1973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号墓       湖南省博物馆

56、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中期晚段    1949年湖南长沙东南郊楚墓           湖南省博物馆

57、直裾素纱禅衣          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幕         湖南省博物馆

58、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幕         湖南省博物馆
59、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幕         湖南省博物馆
60、红地云珠日天锦        北朝            1983年青海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1、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纸本 西夏 1991年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62、青花釉里红瓷仓        元代            1979年江西宜春丰城县收集           江西省博物馆
63、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南朝            1960年江苏南京西善桥南朝墓葬       南京博物院
64、“五星出东方”护膊    汉晋            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           新疆考古研究所


文章录入:paulee    责任编辑:牧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逸雅集作为中国琉璃网的文创平台,着力推广琉璃艺术、古董雅玩、茶道香道、花器文房、佛像禅饰、竹木铁陶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期待您的支持与加入!

    逸舍工作室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12室
    逸方空间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7号楼101室


    • 周二至周日,9:30-16:30
    • 周六夜场,16:00-21:00
      (5月1日-10月31日)
    • 周一闭馆
    • 上海市长江西路685号
    博物馆官网 www.shmog.org
    博物馆微博 e.weibo.com/shmog

    上大美院玻璃工作室

    中国高校中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玻璃工作室,经常参加国际性专业展览,许多作品被各国博物馆基金会收藏。

    除研究生教学以外,工作室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与“中国琉璃网”合作开设玻璃文化课程,每逢春、夏季开班,对全社会开放。详情查询琉璃论坛……


    【精选图文展区·热租】
    • 收藏品、艺术品网站
    • 琉璃艺术家、工作室
    • 文房、礼品、工艺品
    • 传统手艺、创意设计

    【合作·推荐】

    版权 / 友情 / 联系 / 收藏 / 博客 / 微博 / 逸雅集 © 2006-2018 LIULIART.CN 中国琉璃网 沪ICP备0701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