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侯乙墓墓主内棺出土大量金、玉、石、陶、料器中,有琉璃珠137颗,过去统称为料珠。经鉴定实际是玻璃质地,对研究我国玻璃的起源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古随国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随侯有一天在外面见到了一条大蛇受了重伤,随侯便叫手下取药给敷上,蛇也就慢慢离去了。随侯当时也没有搁在心上。过了若干年,有一次随侯又带了一班人外出巡猎,当他们满获猎物往回走时,途中要经过一条大河,船至河心,突然波浪翻天,大有要将船翻覆之势,于是臣下们赶忙出来祈祷上苍。慢慢,只见随侯船前的水往两边分开,露出了一个蛇头。大蛇口含一颗明珠,向随侯点了几下头,好像行礼似地,然后,蛇放下珠才慢慢离去。当蛇向随侯爬来之时,随侯惊呆了,吓得动都不敢动。蛇离开时,随侯才看清楚了,这正是他救过的那条蛇,蛇身上的伤疤还在哩!这时,已近黄昏,天色渐渐阴暗了,可随侯的船仓里,光彩夺目,原来大蛇献的是一颗奇异的夜明珠。从此后也就称为“随侯珠”。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传说与和氏璧一样,流传很广。《淮南子.览冥训》说:“譬如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有人认为“随侯珠很可能是玻璃珠或钻石。由此也就可以想见其珍贵了。
曾侯乙墓中出土如此之多的精美琉璃珠不足为怪。这些琉璃珠呈椭圆球形,中穿一孔,以便穿线串在一起和便于悬挂。每件的颜色不完全相同,墓中所出,均为“蜻蜒眼式”琉璃珠,即每个“蜻蜓眼”当中有一个点,并微拱,环绕它有若干层眼圈。不同珠的眼圈数也不一,个别的无眼圈。每珠的蜻蜓眼数也多寡不一。最大的一珠,多到30个“蜻蜓眼”,为孔雀蓝色。每点外有四圈,每圈之间颜色为白、深褐、白色相间,一珠的底色为深蓝色。直径2—3厘米。中等大的蜻蜓眼有六、七个,但眼圈可以多到六、七层,多数眼点为孔雀蓝色,每眼圈间多为白、褐色相间,底色多为浅蓝色。一般直径在l—2厘米左右,最小的直径0.7厘米。也有少数近方体,底色为桔黄色,点为紫蓝色,并作紫蓝与白色相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蜻蜓眼式”的琉璃珠,与西方古代蜻蜓眼的琉璃珠,在形制、纹饰、颜色等方面都极相似,而且西方制造琉璃远比我国早,巴比伦出土的琉璃珠早的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认为我国的琉璃(原始玻璃)是从西方进入的,非本国产品。一直到近年来因陕西、长沙等地一些墓葬里不断出土有琉璃饰物,才引起人们注意。我国境内的这些琉璃器,不论出自陕西、河南还是出自湖南、湖北,经化验得出的共同结论是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是不相同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琉璃珠,尽管其外形和西方的琉璃珠相似,而质地却是铅钡玻璃。这就说明,我国的琉璃完全是在自己国土上产生的。目前,我国见到最早的琉璃珠是西周中期,而蜻蜓眼最早的是春秋末期,曾侯乙墓为战国早期,也属蜻蜓眼式最早的一类。根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古代琉璃品的获得,可能与当时十分发达的青铜冶炼技术有关,即是在冶炼青铜排渣过程中的伴随产品。这样,我国原始琉璃亦有可能早到商代。这一看法是否成立,有待今后考古来证实。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代原始的玻璃——琉璃,虽然外形美观,但透明性不高,正说明是处于较原始阶段。而曾侯乙墓里还出土有一颗半透明的已接近于后来玻璃的琉璃珠。它的形状有些接近双面玉人之首,亦为双面,又和蜻蜓眼珠有些类似,以天蓝色点双眼、鼻及面颊,就有些类似眼圈,呈更深的湖蓝色,底为浅湖蓝色。显然它是由蜻蜓眼发展而来,珠体已呈半透明状,说明它的制作技术又进了一步。我国的古玻璃虽然起源很早,但发展十分缓慢。它的颜色,“比之真玉,光不殊别”,而它的质地则“虚脆不贞”。这是与我国长期采用低温烧制的铅钡玻璃分不开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质地必然轻脆的致命弱点。如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就不宜做饮食器,只适宜做珠管。环、璧及剑等一些器的装饰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