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类鼻烟壶旧称为料烟壶,在中国鼻烟壶中占主要地位,在鼻烟壶中运用最早、数量最多、变化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成就也最为突出。
玻璃鼻烟壶自始即伴随着中国鼻烟壶的制作至今,按其工艺大致可分为单色玻璃鼻烟壶、套玻璃、复色玻璃、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四类。从中可窥见中国清代玻璃工艺所取得的成就之一斑。
单色玻璃鼻烟壶,是玻璃鼻烟壶中最早出现的品种,据目前所见有白、粉、红、黄、紫、绿、蓝、黑等多种,每一种颜色,不同时代不同烧制者又有深浅色泽的差异,又有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不同,因当时烧制全以手工制作配料;其温度,成分之细微差别都会在制品上显象出来。目前所见单色鼻烟壶以时间论最早也是在雍正时期,而再向前则无以证之作品。但据清宫旧档,康熙朝玻璃鼻烟壶制品多有记载,但无实物可加以考证。
中国工匠在烧制玻璃时,倾向于在产品的质地、色彩、光泽方面与天然宝石相媲美,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如仿和阗白玉玻璃茄形鼻烟壶特别是专仿和阗羊脂玉是单色玻璃的重要品种,玻璃被称为"药玉",或"罐子玉"这或即指人工所烧制的特点,烧制这种玻璃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套色玻璃鼻烟壶由中国工匠首创,旨在通过不同层次色彩的琢碾,达到一种优雅的艺术效果。制作时先用一种色料作烟壶胚胎,再将熔融的其它色料与烟壶胚胎熔连一体;然后用雕花技术研磨出浮雕图案,并剔除多余部分精雕细磨,直至能显露出烟壶胚胎,使外层具有浮雕效果的深色花纹在洁白的胚胎料地上显露出来,一深一浅,对比强烈却又和谐醒目。
套色玻璃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是单套色,即在一种玻璃胎上只套一种颜色,其中又包括"白受彩"和"彩受彩"即在白色玻璃胎上套以各种颜色的玻璃,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常见的形式。或说是"正宗"。另一种是指在有色包括彩色玻璃上套另一种包括白色的有色玻璃,这可以算做变式,或创新。除单套色以外还有兼套色,即在一种玻璃胎上套一种以上的颜色,形式五彩纷呈的玻璃器。
但这又完全不同于复色玻璃,这里可套上的彩多按其设计图样琢磨成各种边缘清楚的图案。如花用红,叶用绿,梗用棕,水用蓝等色彩搭配。兼套色据目前所有套两色至套六色。在所有这些套色玻璃制作中还有时还用一种叫"叠色"的方法,即使两种以上的玻璃完全套叠结合以后在琢制的过程中依次按计划磨去不同厚度或不色玻璃而产生颜色的渐变效果。如使琢磨出的花朵,朵心由黄至瓣红;琢一尾鲤鱼使之由白而渐墨等等这种"叠色"的方法使艺术表现手法更丰富自然。这种叠色有的叠得色彩间较明显,也有的则几乎难以分辨。
复色玻璃鼻烟壶是指使用一种以上的单色玻璃以各种工艺手法使之熔化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多种色彩的玻璃制品。或是在一种基本单色玻璃中杂有或深或浅的细微的色丝、色晕、色块,形成极似天然材质中的自然花纹纹理,如仿雄黄,仿绿松石;或是所谓的花斑,在一种底色玻璃中杂有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疏或密的色斑,如仿玳瑁,仿鸡血石等;或是由多种色彩不同形状大小组成的自然彩色斑、块、带,互相包容渗透,如仿玛瑙玻璃,酷似天然玛瑙的缠丝,很有特色;或是在玻璃内有或细似难辩或成团成片的金色斑点,闪烁出金属的光泽,其有单纯的金星玻璃,也有仿青金石玻璃,还有的是五彩金星,多彩金星等等。
另外尚有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多以涅白玻璃为胎,利用彩色珐琅颜料在胎体上作画,画烧制成品,为雍正、乾隆朝所特有,画工精致,色彩艳丽,数量较少,弥足珍贵。玻璃胎画珐琅也有半透明胎和其他颜色玻璃胎的。如涅蓝,但极罕见。留存至今我们见到的这种鼻烟壶大多是乾隆五十五年(1716年)以后的作品。
玻璃鼻烟壶制品除以上宫廷制作外,尚见一种描金玻璃鼻烟壶,即以不同颜色玻璃料做胎,在其烧制成形的器物表面描金各种图案。如山水风景、福禄、寿葫芦图案。一般有描金楷书"乾隆年制"双行款。均为宫廷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