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载以前,人类就学会了制做玻璃并通过在玻璃上附着金属盐和氧化物的方法使其产生一定的色彩,如金产生酸果色,钴产生蓝色,银产生黄色,金和铜产生绿色和红色。
装饰玻璃最初是以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的方式出现。彩色玻璃的起源时间缺乏史考。其技术主要来自于珠宝加工、景泰蓝及镶嵌工艺。彩色玻璃的兴起是与大批教堂的出现相关联的。哥特时代出现了很多大教堂,大批彩色玻璃被用于窗户上,人们认为美丽的玻璃图案可以使灵魂更接近上帝。
公元十世纪,描写耶酥基督和圣经故事的彩色玻璃就出现在法国和德国的教堂里,而英国也出现了一些玻璃装饰画。哥特时代的彩色玻璃是将一块块彩色玻璃镶嵌于铅条中,组成复杂的图案以描述圣经故事和圣徒生活。往地面看,人们看到的不是图案,而是一个由黑线条和彩色光线组成的网路,使其教堂变成了万能上帝的圣地。此时期人们更重视描述某种思想而不是实际的形象。玻璃颜色混浊,彩绘粗糙,人们将深棕色的瓷釉涂在玻璃上产生图案,透光性常被忽略。
彩色玻璃的加工工艺在公元十一世纪就有记载。当时有一位名为西奥菲勒斯(Theophilus)的修道士如此写道:"如要组装简易玻璃窗,需首先在木板上标出长和宽,之后在其范围内画上图案,并选择颜色。切割玻璃,把一块块玻璃镶嵌在铅条中组成图案,并在两面焊接,之后将完成的彩色玻璃装在木框中"。基于上述特点,彩色玻璃又常被人们称之为镶嵌玻璃。
到了十五世纪,人们对于彩色玻璃的思路有所变化,更重视图案而不是气氛。玻璃颜色开始变淡,采光更好, 图案也变大,经常充斥整个窗户。玻璃彩绘工作也越来越复杂。银着色剂的重新发现,使艺术家们能够描绘黄色头发和金色服饰。随着玻璃彩绘的发展,铅条越来越不受人们重视。文艺复兴之后的三百年,玻璃多为白玻重油彩,彩色玻璃初始时引以自豪的象征意义和内在美荡然无存。在此时代,彩色玻璃广为流传,在民居、公共建筑及教堂中都有应用。这段时期徽章玻璃(即将家族徽章及武士图象描绘在玻璃上)变得普遍。
至十八世纪,很多中世纪彩色玻璃被作为过时产物而拆毁。直至十八世纪中叶,随着哥特式建筑的复兴,传统的彩色玻璃才有所恢复,一些英国移民亦将哥特式风格的彩色玻璃窗引进美国。 1879年, 约翰.拉法格(John LaFager)发明并注册了混色玻璃(Opalescent Glass)。路易斯.蒂芬尼(Louis Tiffany)将其发展并大众化,以至在美国玻璃发展史上,人们将蒂芬尼与混色玻璃视为同义词。混色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家居与教堂。蒂芬尼用铜箔取代铅条,这样彩色玻璃图案变得越加细腻。蒂芬尼还将此工艺应用于制作灯罩,并和刚出现的电灯结合为一体。
本世纪初,随着新哥特风格教堂的出现,人们开始对混色玻璃失去兴趣。彩色玻璃随之衰败, 直至二次大战结束。 二次大战后,为恢复被战争摧毁的教堂及其它建筑,彩色玻璃工业开始兴起,一些爱好者并将其个人嗜好转化为生意机会。彩色玻璃,特别是镶嵌玻璃批量生产开始出现;磨边玻璃,特别是手工磨边玻璃开始被广泛应用。随着北美经济发展,劳工成本日益提高,镶嵌玻璃开始向后来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转移,如韩国和台湾。时至八十年代,韩国和台湾的经济增长,劳工成本增加,镶嵌玻璃出现了又一次转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一些镶嵌玻璃制造商和销售商看准机会,开始将镶嵌玻璃生产向中国转移。至九十年代,北美畅销的镶嵌玻璃多产自中国。为便于批量生产和销售,镶嵌玻璃产品风格日益简单化,手工磨边成为重心,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使镶嵌玻璃生产成本日益降低,销售量日益增大。 中国的装饰玻璃工业历史非常短暂。清朝末期, 随着八国联军打入中国,西方文化亦日益渗透,教堂开始在中国出现,彩色玻璃亦被传至中国。在此时期,彩色玻璃在中国除用于教堂,还出现在一些公共建筑以及达官贵人的家中,在外国租界中尤为普遍,其风格反映了同期西方彩色玻璃的风格。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战争纷起,兵慌马乱,民不聊生。人们的生命安全与温饱尚不能保障,更何况家居装饰了。玻璃在家居中很少出现,人们多使用窗纸,手工剪刻的纸窗花,表达了人们内心对于家居装饰美的追求。 解放以后,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西方文化被视为毒蛇猛兽,仅有的一些旧建筑中的彩色玻璃多被毁坏。中国与西方现代装饰文化隔绝,装饰玻璃一片空白。
|